调查显示:浙江15.26%中小学生营养不良
近日,浙江省一项涵盖全省的调研结果显示,尽管物质条件已经十分丰富,但依然有高达 15.26% 的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这一数据引起了微微健康网的关注。据了解,这一调研耗时五年,涉及全省超过 19 万名中小学生。调研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率虽然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年均值仍然保持在 15.26%。
造成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并非食物短缺,而是膳食结构的不合理。浙江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监测所的专家指出,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以及过度损耗营养素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足。如今,浙江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主要源于热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足,这种不均衡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并最终导致机体营养不良。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导致的贫血问题相当严重,检出率高达 12.16%,已成为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贫血在浙江学生常见疾病中的患病率排名第五位。尽管许多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指标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贫血问题仍然不能忽视。
为了保证调研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此次调研均衡地覆盖了全省 11 个地市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参与调研的学校都在监测范围内,且每个学校的学生人数不少于 500 名。统计数据显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大致相当,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比例也各占约三分之一。
许多家长在孩子的饮食上存在误区。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一味地给孩子食用鱼肉等高蛋白食物,而忽视主食的摄入,很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过量。专家指出,主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如果热量摄入不足,人体就会被迫分解蛋白质以产生热能,这不仅在能量上不经济,而且分解蛋白质时产生的胺类物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为了改善孩子的营养不良状况,家长应该针对性地补充营养。首先检查孩子缺乏什么,如果严重缺铁,可以给孩子食用补铁的营养品或蔬菜。除了饮食上的改善,多运动、多喝水和充足的休息也是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的有效方法。只有全面关注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