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茶是奢侈品还是腐败品 信阳毛尖每斤逾13万
天价烟酒之后,茶界也掀起了波澜。如今,西湖龙井以每斤高达18万元的天价引发了广泛的热议,而河南的茶叶企业也不甘落后。近期,信阳毛尖也宣布将进军高端市场,面向公务消费市场推出每斤逾13万元的茶奢侈品。
在这个繁荣的时代,茶叶也身价倍增。绿茶市场火热到需要使用大量的现金才能换取一斤茶叶的地步,确实令人惊叹。对于当地将这款天价茶命名为“茶奢侈品”,我持保留意见。
奢侈品并非贬义词,尤其在市场经济时代。它是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独特、稀缺、珍奇的消费品。奢侈品是社会进步、物质丰富、合法致富的象征,中国市场和中国制造也应该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我赞成名酒如茅台等申请成为奢侈品,希望名烟名茶能够真正成为奢侈品,并期待更多非饮食类的奢侈品与国际品牌一争高下。
奢侈品本质上并不直接等同于腐败品。它是商品的精华,是品质的荣耀,洋溢着品牌的光辉,是创造和创新的结晶。把奢侈品误解为腐败品,是外力强加的不公,只会让奢侈品蒙受耻辱。而腐败品则不同,它除了有一点品质和品牌的吸引力外,更有权力的不当参与、公款的糊涂搅局,以及买者与享用者之间的肮脏交易。这种腐败品不仅无法展现奢侈品的优雅,反而散发着腐败的霉味。
混淆奢侈品和腐败品的界限,其危害极大,如绑架公款消费、绑架产业发展前景,甚至影响一市一省的经济发展大局。厘清两者之间的区别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摆脱“一天价就腐败”的怪圈,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奢侈品市场的重建以及切断公款消费、权力腐败与奢侈品的联系奠定基础。
回到天价茶的话题上,我们的天价茶究竟算是奢侈品还是腐败品呢?无论是西湖龙井还是信阳毛尖,它们作为饮食类的天价物品彰显着中国特色。这些茶叶的透明度令人质疑,是否刻意炒作也尚存疑。一些销售商直言,这些天价品牌在公务消费市场中很受欢迎,“茶奢侈品”更多地被用作礼尚往来和公务政务消费,这无意间透露出腐败的端倪。对此现象应引起警惕并进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