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抗凝是什么意思 肿瘤抗凝评分及出血评分
肝癌 2025-08-09 13:10肝癌症状www.zhongliuw.cn
肿瘤抗凝治疗是指针对肿瘤患者使用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和复发的治疗方法。由于肿瘤本身会产生促凝物质,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加上手术、化疗等因素,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显著升高,VTE已成为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因。
肿瘤抗凝治疗的核心要点
1. 治疗目的:为机体发挥自身纤溶机制溶解血栓创造条件,预防急性血栓形成
2. 适用情况:
3. 常用药物:
4. 治疗周期:至少3个月,高危患者需延长至6个月以上
肿瘤抗凝评分系统
1. Khorana评分(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用于预测肿瘤患者血栓风险,分数越高风险越大:
| 危险因素 | 分值 |
||--|
| 极高危癌症类型(胃癌、癌、脑癌) | 2分 |
| 高危癌症类型(肺癌、淋巴瘤、妇科肿瘤等) | 1分 |
| 血小板计数≥350×10/L | 1分 |
| 血红蛋白<100g/L或使用红细胞生长因子 | 1分 |
| 白细胞计数>11×10/L | 1分 |
| BMI≥35kg/m | 1分 |
风险分级:
2. Caprini评分
另一种血栓风险评估工具,分数越高血栓概率越高,包含更多临床参数如年龄、手术时间等。
出血风险评估
抗凝治疗前必须评估出血风险:
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监测指标
临床注意事项
1. 药物选择:肾功能不全者优选普通肝素;化疗患者避免直接Xa因子抑制剂
2. 围手术期管理:高危患者术前开始抗凝,持续至术后7-10天,极高危者延长至4周
3. 联合预防:药物抗凝与机械预防(弹力袜等)联用可增强效果
4. 个体化治疗:需根据体重、年龄、肝肾功能调整剂量,老年患者需谨慎
肿瘤抗凝治疗需要平衡血栓预防和出血风险,通过科学的评分系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