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称电击治网瘾让人生不如死 网戒中心像地狱
山东临沂的杨永信:“戒网专家”疗法引争议
杨永信,山东临沂精神病医院的副主任医师,被誉为全国知名的精神病医师和“戒网专家”。他运用其特殊的治疗手段成功帮助近3000名青少年摆脱网瘾,赢得了家长和舆论的广泛好评。他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疗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对于许多网友来说,杨永信的疗法被视为不人道,甚至有人形容其为“让人生不如死”。许多曾在此接受治疗的患者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描述网戒中心如同地狱,与传销无异。有评论指出,对未成年人施加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孩子的人权,甚至可能触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杨永信对此表示,网戒中心使用的次数非常有限,电流强度也只有微弱的1至5毫安。记者实地采访却发现,治疗仪的最小电流刻度值即为10毫安。这种电刺激厌恶治疗是一种条件反射疗法,旨在通过刺激性惩罚使患者对其不良行为产生厌恶感,从而消除不良行为。但这种方法是否真的适用于治疗青少年网瘾,仍有待商榷。
治疗体验方面,杨永信的戒网瘾中心有严格的86条规定。新人们在这里经历的治疗过程如同一次身心的折磨。一些人形容这种感受为“犹如100万根针从脑袋穿过”,痛苦至极。而那些拒绝承认自己患有“网瘾”病的人,更是要经历更为残酷的疗程。一位接受采访者甚至表示:“那真叫生不如死,说句实话,你也别笑,我尿裤子了……全身肌肉都不受控制了。”
专家对此表示,治疗“网瘾”绝对不可取。专家王相兰表示,即便是在给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时,他们也是处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不会感到痛苦。但在杨永信的治疗中,许多孩子明确表示感受到了极大的痛苦。王相兰立场明确地表示,用电疗治疗“网瘾”只是暂时起作用,不能治本,长期效果目前还无法确定。
时评专家也对此发表评论,用强制手段治网瘾只是粗暴教育和管理方式的继续,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家长、老师和医生们忘记了孩子的基本权利,这种“为孩子好”的方法并没有真正尊重他们的人权和基本权利。
杨永信的戒网中心引发的争议不仅仅是治疗方法的争议,更是对青少年权益的关注和思考。在寻求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寻求更为合理、人性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