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一周年中消协提示谨慎网络授权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已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关切的问题。一年的时光飞逝,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施行已经过去一周年。今天,中消协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提醒,呼吁大家深入学习法律,谨慎对待网络授权,切实增强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中消协详细列出了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四大主要场景:手机APP过度索权、大数据杀熟、非法推送商业信息以及个人信息被不法泄露。
手机APP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应用程序在收集用户信息时,往往超出其服务所必需的范围,甚至在没有明确告知用户的情况下就擅自收集信息。这种行为不仅令人不安,也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更让人担忧的是,某些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杀熟”。他们根据消费者的年龄、身份、消费能力等信息,针对同一产品推送不同的价格。这种看似公平的市场策略,实则是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侵害。
一些企业为了精准营销,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记录等个人信息,向其发送商业广告。这些广告往往让人无法退订,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更有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违法泄露、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使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针对这些问题,中消协向消费者提出了建议。消费者应主动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注册平台时,要仔细阅读隐私政策及条款,了解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和范围。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避免过度泄露个人信息。
消费者在使用手机APP时,要注意关闭一些应用程序的个性化广告推荐选项,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和利用。及时处理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防止信息泄露。如涂抹掉快递单据上的关键信息后再丢弃,对电子数据采用加密方式进行存储等。
保护个人信息是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学习法律,谨慎授权,为个人信息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字化时代安心生活、安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