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扬扬
得,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追求得到某种东西,渴求满足内心需求。《寅集下彳字部》载之:“得音德”,也就是所谓的获得、得到之意。《说文》解释得为行有所得,即行走中有所收获。《韵会》进一步解释说,凡有求而获皆可称之为得。而在实际生活中,赋予和接受也可称之为得。如《易乾卦》中的“知得而不知丧”,意味着懂得获取却不懂得舍弃并非明智之举。《礼曲礼》中提到“临财毋苟得”,告诫人们在面对财富时,不要贪图无度。除此之外,“得”也有贪的含义,《论语》中的“戒之在得”,就是提醒人们要警惕贪婪之心。“得”还有与人契合的含义,如《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中的“相得益章”,意味着双方互相配合,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得得”则是唐人方言,意为特地。如贯休入蜀时,以诗投王建曰:“一瓶一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得的丰富含义和深远影响。
意,乃心之所发,是情感意念的体现。《卯集上心字部》载之:“意音□”,即意志之表现也。《礼大学疏》言:“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意味着心意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汇点。《论语》中的“抑与之欤”,其意难以言传,需用心体会。《汉石经》作意,意为抑制,古通用也。“意”还有无形之处用心思虑的含义。“意”也有与臆通之处。《贾谊服赋》中的“请对以意”,即是表达以心意应对之意。“意”是一个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扬字则具有飞举、显发的含义。《唐韵》载之:“扬音阳。”即是飞升之意。《诗王风》曰:“扬之水,不流束薪。”意指水势激扬。“扬”还有称说、发扬、举荐等含义。《礼文王世子》中的“或以言扬”,即为能言语应对而举用之。《前汉季布传》中的“使仆游扬足下名於天下”,则是称赞并传播某人的名声。“扬”也有眉上下之间的含义,《诗风》中的“清扬”指的就是眉清目秀的样子。“扬”也有钺的含义,《诗大雅》中的“干戈戚扬”就是兵器的一种象征。“扬”作为地名、姓氏等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扬”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文化内涵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