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的分期、病理分级、原发部位及是否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等综合制定,以下是主要治疗策略的
1. 手术治疗
早期局限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首选,尤其是未转移的病例,术后通常无需辅助治疗。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若肿瘤较小(如<2cm)且无功能,可暂观察。
转移性肿瘤:若转移灶局限(如肝脏),经综合治疗后仍可能通过手术或局部介入(如射频消融、栓塞)获得治愈机会。
2. 药物治疗
激素抑制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长效奥曲肽)可抑制激素分泌并延缓肿瘤生长,适用于功能性肿瘤。
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舒尼替尼)和多靶点抑制剂对侵袭性肿瘤有效。
化疗:主要用于G3级或进展迅速的肿瘤,但疗效有限,常与靶向药联用。
3.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针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的肿瘤,通过核素标记分子靶向杀伤肿瘤细胞,被称为“治疗上的明珠”,近年已从后线治疗前移至一线。
放疗:对G1-G2级肿瘤价值不明确,可能用于局部控制。
4. 综合治疗与预后
多学科协作:晚期患者需结合内科、外科、介入科等制定个体化方案,通过药物缩瘤后争取手术机会。
预后因素:早期发现、病理分级(G1-G2预后较好)、切缘阴性及无核分裂相是关键。
注意事项:患者需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清淡饮食、规律作息)以辅助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整体预后优于其他恶性肿瘤,但需根据分期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