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术原则与方式
首选手术切除:神经源性肿瘤(如脊柱旁、纵隔或椎管内)通常对药物不敏感,手术彻底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微创与开胸/开颅选择:
微创技术(如胸腔镜、内镜)适用于位置较浅或较小的肿瘤;
复杂病例(如椎间孔内肿瘤或与脊髓粘连)需开胸/开颅手术,避免残留或脊髓压迫。
术中难点:需精细分离肿瘤与神经、血管(如交感神经链、动眼神经等),避免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如霍纳综合征或截瘫)。
2. 术前评估与准备
影像学检查:术前需通过MRI或CT明确肿瘤与脊髓、血管的关系,判断是否需联合骨科行椎间减压。
多学科协作:对高风险肿瘤(如恶性或包绕重要结构者),需联合神经外科、胸外科等制定方案。
3. 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观察神经功能:监测肢体感觉、运动变化,警惕术区出血或脊髓压迫。
伤口与活动护理:保持轴线翻身(脊柱手术患者),避免伤口感染或脊柱错位。
康复建议:逐步恢复饮食(从流食过渡)、适度活动(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
4. 特殊情况处理
恶性肿瘤辅助治疗:若术后有残留,需结合放疗降低复发风险。
机器人辅助手术:对精细部位(如纵隔顶部)可提高操作精度,减少神经损伤。
若需更详细的手术视频或案例,可参考相关专业平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