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外渗 抗肿瘤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恶性肿瘤 2025-08-11 07:55恶性肿瘤www.zhongliuw.cn

抗肿瘤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意外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的情况,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坏死等严重后果。以下是关于抗肿瘤药物外渗的详细信息和处理方法:

一、抗肿瘤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红润、肿胀、发热、刺痛,无明显水疱和坏死

2. 静脉炎性反应期:表现为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水疱破溃后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3. 组织坏死期:局部皮肤变形坏死,形成黑痂或深部溃疡,可能有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伴随感染

二、抗肿瘤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1. 优先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如PICC导管或输液港,将药物直接输注到中心静脉,避免外周血管刺激

2. 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应选用上肢静脉,因为上肢静脉管径粗,走行直,远离关节部位,回流通畅,弹性好

3. 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执行:化疗给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执行或指导,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静脉情况

4. 加强患者教育:指导患者报告任何不适感,特别是对于语言沟通障碍、老年或意识欠清的患者要给予特别关注

三、抗肿瘤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紧急处理

  • 立即停止输液:发现外渗迹象后第一时间停止化疗药物输注
  • 回抽残留药物:尽可能将皮下针头内的药物吸出,减少外渗量
  • 通知医疗团队: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向医生报告情况
  • 2. 局部处理

  • 冷敷或湿敷:多数情况下可用冰敷或33%硫酸镁湿敷(但奥沙利铂等药物禁用冷敷)
  • 药物封闭:采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减轻疼痛和炎症
  • 外用药物:可涂抹氢化可的松或喜辽妥软膏控制局部药液外渗
  • 3. 后续护理

  •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屈肘、握拳、外展等运动,避免关节强直、肌肉萎缩
  • 密切观察:注意局部皮肤和软组织变化,如有坏死倾向需及时处理
  • 4. 严重情况处理

    对于严重外渗导致组织坏死的情况:

  • 清创处理:必要时行清创、植皮等手术治疗
  • 止痛措施:疼痛剧烈时可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控制疼痛
  • 预防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四、特殊注意事项

    1. 不同药物的处理差异:如奥沙利铂外渗禁用冷敷,可能导致喉头水肿

    2. 马铃薯片外敷:早期使用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可促进红肿消退,但需注意选择无变质生芽的马铃薯以防中毒

    3. 记录与沟通:详细记录外渗情况,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后续处理方案

    预防始终优于治疗,通过规范操作和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可以显著降低抗肿瘤药物外渗的风险。

    上一篇:肿瘤细胞成球实验 肿瘤细胞成管实验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