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转运障碍
药物外排增加:肿瘤细胞通过过度表达ABC转运蛋白家族(如MDR1、BCRP)将药物泵出细胞,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
药物摄取减少:转运蛋白(如溶质载体SLCs)功能异常导致药物摄入不足,影响疗效。
2. 药物代谢与活化异常
药物灭活: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酶(如脱氧胞苷激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加速药物分解或失活。
活化障碍:部分前药需代谢活化,若相关酶缺失或活性降低,则无法转化为有效形式。
3. 靶点改变
靶酶突变或数量变化:药物靶点(如EGFR、RAS)的基因突变或表达量改变,导致药物结合能力下降。
信号通路重塑:肿瘤细胞激活替代通路(如MAPK通路)绕过药物抑制。
4. DNA修复增强
肿瘤细胞通过上调DNA损伤修复机制(如乳酸化修饰增强修复能力)抵抗化疗或放疗造成的DNA损伤。
5. 物理屏障形成
胶原蛋白屏障:如非小细胞肺癌中,COL3A1和COL6A1形成双重屏障,阻挡T细胞浸润和杀伤。
血脑屏障:限制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局部治疗失败。
6. 肿瘤微环境调控
免疫抑制微环境:招募免疫抑制细胞(如MDSC)、上调免疫检查点(如PD-L1、TIM-3)抑制T细胞功能。
代谢重编程:肿瘤细胞通过糖酵解、脂肪酸代谢等改变适应药物压力。
7. 肿瘤干细胞与异质性
肿瘤干细胞具有天然耐药性,且肿瘤内部异质性导致部分细胞对药物不敏感。
8. 多药耐药(MDR)
肿瘤细胞对多种结构、机制不同的药物同时耐药,常与ABC转运蛋白过表达相关。
应对策略
联合治疗:多靶点药物组合(如化疗+免疫治疗)可减少耐药发生。
个性化治疗:基于基因检测选择针对性方案。
新型技术:如AI多模态分析鉴定耐药关键因素(如三阴性乳腺癌中抗原呈递肥大细胞)。
以上机制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治疗失败。研究需结合临床与基础科学,开发针对性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