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治疗定义 肿瘤内科治疗学

恶性肿瘤 2025-07-22 20:46恶性肿瘤www.zhongliuw.cn

肿瘤内科是临床肿瘤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系统性治疗手段。

肿瘤内科治疗的定义

肿瘤内科治疗是指通过药物为主的系统性治疗方法对抗恶性肿瘤的临床学科。其核心特点包括:

1. 非手术治疗:与肿瘤外科不同,肿瘤内科主要通过药物而非手术刀治疗肿瘤

2. 系统性治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对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有治疗效果

3. 多学科协作:现代肿瘤治疗强调与外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团队合作

4. 全程管理: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提供全周期的肿瘤医疗服务

肿瘤内科治疗学的发展历程

肿瘤内科治疗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1. 起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开始引入国外肿瘤学指南,孙燕院士等先驱将《肿瘤学》指南引入中国,奠定了学科基础

2. 化疗时代:60年代发现了5-FU、6-MP、MTX等化疗药物,开启了肿瘤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3. 靶向治疗时代:21世纪初,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靶向药物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4. 免疫治疗时代: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方法改变了多种肿瘤的治疗格局

肿瘤内科主要治疗手段

化学治疗

化疗是肿瘤内科的"拿手好戏",通过细胞物杀伤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

  •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如氟尿嘧啶(5-FU),主要作用于S期(DNA合成期)细胞
  •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烷化剂,对各期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靶点的精准治疗方法,如:

  • EGFR抑制剂:用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 ALK抑制剂:用于ALK融合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
  • HER2抑制剂:用于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等肿瘤
  •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包括: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
  • CAR-T细胞治疗:用于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肿瘤疫苗:仍在研究发展阶段
  • 肿瘤内科治疗学的现代理念

    现代肿瘤内科治疗强调以下原则:

    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分子特征、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方案

    2. 多学科协作(MDT):由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3. 全程管理:从诊断到治疗再到随访,提供全周期的医疗服务

    4. 精准医学:基于分子检测结果选择最合适的靶向药物

    5. 生存质量与生存期并重:在延长生存的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肿瘤内科与肿瘤外科的区别

    虽然两者都致力于肿瘤治疗,但存在明显差异:

    | 特征 | 肿瘤内科 | 肿瘤外科 |

    ||||

    | 主要手段 | 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 手术治疗为主 |

    | 作用范围 | 系统性(全身)治疗 | 局部治疗 |

    | 适用阶段 | 各期肿瘤,尤其是晚期 | 早期和局部进展期 |

    | 治疗特点 | 可重复进行,调整灵活 | 通常一次性,创伤较大 |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肿瘤治疗中两科的界限逐渐模糊,外科医生也可能使用化疗药物,内科医生也会进行一些介入治疗。

    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

    根据2025年指南,肿瘤内科治疗领域有以下重要更新:

    1. 非小细胞肺癌

  • IB期EGFR突变阳性患者术后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升级为I级推荐
  • HER2免疫组化检测新增为III级推荐
  • 上调ALK融合检测作为辅助靶向治疗的I级推荐
  • 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 强调不是所有CLL都需要立即治疗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唯一治愈手段,但适应证收窄
  • 使用BTK抑制剂等靶向药物时需加强病毒感染监测
  • 3. 结直肠癌

  • 内科治疗部分有新的指南更新
  • 强调多模式治疗的重要性
  • 这些更新反映了肿瘤内科治疗向更加精准、个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上一篇:卵巢肿瘤排查(卵巢肿瘤排查哪些项目)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