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肿瘤怎么测量 术后肿瘤评估做什么检查

恶性肿瘤 2025-07-22 19:10恶性肿瘤www.zhongliuw.cn

一、影像学检查

1. CT扫描:测量肿瘤最大径(通常>1cm),评估手术切除效果和潜在转移灶,术后3-6个月内需首次复查作为基线。

2.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脑部、脊柱等部位的肿瘤评估。

3. PET-CT:结合代谢和解剖信息,可发现微小转移灶(敏感度达90%)。

4. 超声/X线:用于特定部位(如乳腺、腹部)或骨转移筛查。

二、实验室检查

1. 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AFP等,定期监测血液水平变化(每3-6个月),异常升高提示复发风险。

2. 血常规/生化检查:评估全身状态及器官功能。

三、病理与基因检测

1. 病理活检:对可疑病灶穿刺,通过免疫组化确认肿瘤性质,是诊断“金标准”。

2. 基因检测:分析突变(如EGFR、BRCA1/2),指导靶向或免疫治疗。

四、临床评估

1. 体格检查:触诊肿块、淋巴结,结合症状(疼痛、体重下降)判断复发。

2. 内镜检查:如肠镜/胃镜,直接观察吻合口或黏膜病变。

五、评估标准(RECIST 1.1)

  • 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
  • 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径总和缩小≥30%。
  • 疾病进展(PD):最大径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 随访建议

    术后2年内每3个月全面评估一次,包括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和临床检查。首次复查时间根据肿瘤类型调整,如直肠癌需术后1年内完成肠镜。

    上一篇:肿瘤CT值跨度大 肿瘤 ct值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