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肿瘤是发生在唾液腺组织中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以下是关于唾液腺肿瘤的详细信息:
唾液腺肿瘤的基本情况
唾液腺肿瘤是唾液腺组织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中绝大多数系上皮性肿瘤,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较少见。唾液腺上皮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十分复杂,不同类型的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不相同。
唾液腺肿瘤的分类与症状
良性肿瘤
多形性腺瘤(混合瘤):最常见,好发于腮腺,小唾液腺好发腭部。生长缓慢,表面结节状,软硬不一,可活动。若生长加快伴疼痛需考虑恶变可能。
沃辛瘤(腺淋巴瘤):多见于腮腺后下极,生长缓慢,无痛性肿块,包膜完整。由腺上皮构成的肿瘤,呈囊性,具有双层腺上皮结构。
肌上皮瘤:良性肿瘤,腮腺多见。无痛性肿块,无粘连。包膜完整或不完整。
基底细胞腺瘤:特征为基底细胞样形态的肿瘤细胞,缺乏黏液软骨样成分。实性,活动,边界清楚,包膜完整。
恶性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由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组成。生长缓慢,无痛性肿块,无包膜。
腺样囊性癌:病程缓慢但长期预后不佳,具有管状、腺样和实性结构特点。好发于小唾液腺,特别是腭部。
腺泡细胞癌:低度恶性肿瘤,包膜不完整,有浸润性。肿瘤实质细胞多样,包括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等。
恶性多形性腺瘤:分为多形性腺瘤癌变(最常见)、癌肉瘤、转移性多形性腺瘤。
唾液腺肿瘤的临床表现
唾液腺肿瘤的症状因良恶性不同而有所差异:
良性肿瘤症状
多为无痛性肿物,生长缓慢
肿块可活动,边界清楚
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恶性肿瘤症状
生长较快,病期短(多在发现肿瘤后3个月到1年就诊)
可能出现疼痛
可侵犯神经导致面瘫、声音嘶哑等
肿瘤固定不活动,边界不清
可能出现皮肤溃疡
唾液腺癌早期症状轻微,多为无痛性肿物,部分可有疼痛。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张口困难、面神经麻痹等功能障碍。腮腺肿瘤若侵犯面神经,可引起面瘫;下颌下腺肿瘤可能出现舌部麻木或舌运动障碍。
唾液腺肿瘤的发病特点
发病率:不同国家发病率有显著差异,文献报告为0.15-1.6/10万。
年龄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成人良性多于恶性,儿童恶性多于良性。
性别差异:多形性腺瘤和粘液表皮样癌女性多于男性,沃辛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部位分布:腮腺肿瘤发生率最高(约80%),下颌下腺占10%,舌下腺肿瘤占1%,小唾液腺肿瘤占9%。小唾液腺中最常见于腭腺。
良恶性比例:腮腺肿瘤中良性/恶性约为3:1;下颌下腺中为3:2;舌下腺肿瘤中恶性肿瘤高达90%,小唾液腺中恶性肿瘤也高达60%。
唾液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可观察肿瘤大小和侵犯范围
细针穿刺活检:取少许样本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类型
病理检查: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性质和组织学类型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唾液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即使是良性肿瘤,由于有恶变可能,一般也建议切除。
放射治疗:可在术前放疗提高手术切除率,也可在术后巩固放疗减少复发。
综合治疗:对于恶性肿瘤,可能需要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唾液腺肿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避免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发现无痛性肿块应及时就医检查
即使是良性肿瘤也应定期随访,警惕恶变可能
- 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