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抢盐了 过量补碘有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碘摄取上限是每天200毫克。在我国,食盐中的碘含量标准是每克盐中含20-50毫克碘。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我国居民食盐的平均摄入量是每天10.6克。这样算来,我们每天摄入的碘量在220-800毫克之间,显然已经偏高了。尤其对于沿海地区的人来说,通过海产品也能摄入一定量的碘。
鉴于此,卫生部在2009年进行了碘过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决定从明年开始减少食盐中的碘含量。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不含碘的食盐出售,除非是因为疾病原因,否则普通消费者无法购买到不含碘的食盐。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尿碘检测结果来指导是否需要加碘或者减少加碘。这一方法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暂时还无法实现。为此,我建议大家减少盐的食用量,尤其是减少加碘盐的摄入。
我们都知道,食盐的摄入量超过每天5克的标准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减少食用加碘盐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还能避免碘过量带来的潜在风险。具体的摄入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天气炎热时,由于流汗较多,需要摄入的盐量也会相应增加。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除了食盐本身,咸菜和酱油中的盐也应该计算在内。
碘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营养元素,它对人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正常成人每天需要75微克的碘。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需求量会更高,而儿童的需求则相对较低。即使食物中完全没有碘,只要每天食用5-15克合格碘盐,就可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这样的摄入量可以有效地预防碘营养不良,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不会造成危害。
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补碘过量同样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高碘与低碘一样,都会引发不良反应,如高碘甲状腺肿等。特别是对于孕妇和婴幼儿来说,缺碘会导致他们在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
为了预防碘缺乏对人类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有效的措施。常吃一些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海鱼、紫菜、虾皮等也可以预防碘缺乏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给孩子补碘时应该注重食物摄取,避免过多食用碘盐。
专家提醒我们,高碘与低碘一样都会危害健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量食用碘盐,不宜过多或过少。在购买食盐时,一定要选择有指定商标、贴有碘盐标志的合格碘盐。
过量摄入碘的危害不容忽视。除了引发甲状腺肿和高碘性甲亢外,过量碘还会对智力和性功能产生影响。我们需要科学地食用碘盐,提高碘的利用率,以保护我们的健康。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自己的碘摄入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