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肿瘤症状 2025-11-02 17:05肿瘤症状www.zhongliuw.cn

1. 基本原理与目的

免疫组化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通过显色标记定位组织中的蛋白质或多肽,用于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如肺癌、乳腺癌)、亚型(如腺癌/鳞癌)及恶性程度。其判读需结合病理学检查,通过阳性/阴性结果辅助诊断。

2. 常见标记物及意义

  • 上皮性肿瘤:CK7/CK18(腺癌)、CK5/CK6(鳞癌)、TTF-1(肺腺癌)。
  • 间叶源性肿瘤:Vimentin(间叶组织通用标记)、CD34(血管肉瘤)。
  • 神经内分泌肿瘤:Syn(突触素)、CgA(嗜铬粒蛋白A)。
  • 增殖活性指标:Ki-67>80%提示高恶性可能。
  • 3. 结果判读标准

  • 阴阳性对照:需与正常组织对比,避免假阳性(如CD15在腺癌中可能非特异表达)。
  • 多标记联合:单一标记特异性有限,需组合使用(如乳腺癌需ER/PR/HER2/Ki-67联合检测)。
  • 4. 临床应用示例

  • 乳腺癌:ER/PR阳性提示激素治疗有效,HER-2阳性需靶向治疗。
  • 肺腺癌:TTF-1+Napsin A+CK7组合诊断。
  • 淋巴瘤:CD20(B细胞)、CD3(T细胞)分型。
  • 5. 注意事项

  • 分化程度与异型性:恶性常表现为分化差、核分裂多。
  • 定量分析:如Ki-67需定量评估临床价值。
  • 若需具体标记物组合或病例分析,可进一步结合病理报告细化解读。

    上一篇:牙齿矫正上颌骨肿瘤手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