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作为全国领先的肿瘤专科医院,就诊人数确实较多,具体情况如下:
1. 门诊与住院量庞大
中心年门急诊量超过200万人次,年住院量达20.6万人次,医疗业务量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黄埔院区开放床位671张,越秀院区1572张,但两个院区均面临较高的患者流量压力。
胸科年手术量约6000例,微创手术占比85.1%,门诊量逾10万人次,显示专科就诊需求旺盛。
2. 院区差异与拥堵情况
越秀院区:长期存在人满为患问题,特需门诊挂号需争分夺秒,费用较高。
黄埔院区:虽医生推荐“人少、停车位充足”,但实际体验中停车场拥堵严重,需排队等待车位释放,部分患者反馈比越秀院区更拥挤。
3. 放疗与检查排队情况
放疗科通过“机器不停、人员三班倒”等措施优化流程,2024年每日治疗量达1800人,年治疗量约2万例,创全国单一放疗中心纪录,侧面反映患者基数大。
门诊检查需排队,但相对其他医院效率较高,若携带外院检查结果可能优先安排住院。
4. 区域影响力与患者来源
中心承担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肿瘤防治工作,吸引大量异地患者,2022年数据显示其位列广东省肿瘤患者异地就医首选机构之一。
天河院区正在建设中,未来可能进一步分流患者。
中山肿瘤医院患者流量大是常态,尤其热门科室(如胸科、放疗科)和越秀院区。黄埔院区虽硬件较新,但实际拥堵问题仍存在。建议提前预约、避开高峰时段,或关注新兴院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