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减少

肿瘤症状 2025-09-23 09:17肿瘤症状www.zhongliuw.cn

一、治疗有效的标志

1. 抗血管生成治疗

  • 通过抑制VEGF、FGF等血管生成因子,可减少肿瘤血管密度,改善血管异常结构,从而降低肿瘤染色。
  • 例如安洛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淋巴管密度,减少肿瘤内药物外排,增强治疗效果。
  • 2. 局部治疗后的改变

  • 肝癌经介入栓塞或放疗后,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血管减少或消失,染色变淡是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
  • 二、病理机制

    1. 肿瘤血管异常性

  • 肿瘤血管通常结构紊乱,基底膜不完整,易渗漏;治疗后血管正常化可减少异常血流和染色。
  • 2. 缺氧微环境影响

  • 血管减少可能导致肿瘤内部缺氧加剧,进一步抑制肿瘤生长,但也可能促进转移。
  • 三、临床意义

  • 预后判断:血管减少常提示治疗响应良好,如肝癌治疗后肿瘤染色消失与生存期延长相关。
  • 监测复发:若治疗后血管或染色再次增多,需警惕肿瘤进展或转移。
  • 如需进一步评估,建议结合影像学(如DSA造影)及肿瘤标志物动态监测。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