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表现
1. 常见症状:
上腹部疼痛(隐痛、胀痛或绞痛,可能放射至背部)
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
黄疸(皮肤/巩膜发黄,多见于乳头附近肿瘤)
消化道出血(黑便、呕血)
体重下降及贫血
2. 特殊表现:
良性肿瘤可能无症状或仅类似胃炎
恶性肿瘤晚期可能出现腹部包块
二、诊断检查
1. 内镜检查:
胃镜/十二指肠镜:直接观察病变并取活检(确诊金标准)
超声内镜:评估肿瘤浸润
2. 影像学检查:
CT/MRI: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转移情况
ERCP:针对壶腹周围肿瘤
3.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CEA、CA19-9)辅助诊断
血常规(贫血)、便潜血(出血)
三、治疗建议
1. 手术治疗:
良性肿瘤:内镜切除或局部切除术
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联合淋巴结清扫)
2. 辅助治疗:
化疗(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放疗(局部晚期病例)
3. 特殊病例处理:
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需联合靶向治疗
高龄/基础疾病患者可考虑微创手术
四、问诊注意事项
1. 病史采集:
症状持续时间、诱因及加重因素
既往消化系统疾病史(如溃疡、胃炎)
2. 鉴别诊断:
需排除十二指肠溃疡、胆石症等疾病
3. 术后随访:
定期复查胃镜/CT(监测复发)
营养支持(尤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
建议携带既往检查报告(如胃镜、CT影像)就诊,便于医生快速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急性腹痛、呕血或黄疸加重,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