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肿瘤手术切口设计

肿瘤症状 2025-09-04 12:11肿瘤症状www.zhongliuw.cn

一、基本原则

1. 解剖定位

切口需避开重要功能区(如中央前回、语言运动区),非优势半球侧优先选择。术前需通过MRI/CT明确肿瘤与脑沟回、血管的毗邻关系。

2. 美观与隐蔽性

通常采用发际内冠状切口或沿天然皱褶设计,减少术后可见瘢痕。额部切口可隐藏于发际线后方,长度根据肿瘤大小调整(一般4-8cm)。

3. 暴露充分性

切口长度需保证术野清晰,骨窗范围应显露颅前窝底及肿瘤基底,避免过度牵拉脑组织。

二、常见切口类型

1. 额部冠状切口

  • 适用于额叶及颅前窝底肿瘤,骨瓣中线旁开,后缘达冠状缝后1-2cm,硬脑膜瓣基底朝向矢状窦。
  • 2. 额外侧入路

  • 用于前颅底肿瘤,切口起自眉弓上方,延伸至颧弓上方,暴露蝶骨嵴,需注意保护外侧裂血管。
  • 3. 经额叶皮质入路

  • 皮质切口位于额中回中部,中央前回前3cm处,避开语言区。优势半球手术时需更谨慎。
  • 三、术中注意事项

  • 止血与保护:硬脑膜悬吊减少渗血,双极电凝精准处理肿瘤基底血管。
  • 功能监测:术中导航或电生理监测辅助识别功能区,避免损伤运动或语言通路。
  • 额窦处理:若开放额窦,需刮除黏膜并用骨蜡封闭,防止感染。
  • 四、特殊病例调整

  • 镰旁脑膜瘤:需设计过中线切口,分块切除肿瘤并优先处理基底血供。
  • 复发或大型肿瘤:可能需联合颞部或顶部切口扩大暴露范围。
  • 通过个性化设计可平衡手术效果与术后生活质量,具体方案需结合影像学评估和术中实际情况。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