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对肿瘤的解释

肿瘤症状 2025-09-03 16:39肿瘤症状www.zhongliuw.cn

一、原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

肿瘤的核心驱动因素是细胞增殖调控失衡。原癌基因(如HER2、KRAS)在正常情况下参与细胞生长调控,但突变或过度表达会导致其功能异常激活,促进细胞恶性增殖。相反,抑癌基因(如p53、RB)的失活会丧失对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例如p53作为"基因组守护者",在DNA损伤时通过激活修复或凋亡程序防止癌变,若其功能缺失则导致损伤积累。

二、表观遗传调控异常

除基因突变外,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改变也可沉默抑癌基因或激活原癌基因。例如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可关闭抑癌基因表达,而全基因组低甲基化可能诱发染色体不稳定性。这些变化与化学致癌物(如亚硝胺)、辐射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三、信号转导通路紊乱

肿瘤细胞通过劫持正常信号通路实现持续增殖。典型通路包括:

  • 生长因子受体(如EGFR)过度激活,通过RAS-RAF-MAPK级联传递促增殖信号;
  • PI3K-AKT-mTOR通路异常导致代谢重编程,促进糖酵解(瓦氏效应);
  • Wnt/β-catenin通路失调影响细胞分化。
  • 四、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

    基于分子机制开发的检测技术(如FISH检测HER2扩增、PCR测序)可指导精准分型。靶向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针对BCR-ABL融合基因)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已显著改善疗效。基因治疗策略包括导入"自杀基因"或修复缺陷基因,其"旁观者效应"可扩大杀伤范围。

    五、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

    约5-10%的肿瘤由明确遗传突变(如BRCA1/2)导致,但多数病例是环境暴露(化学致癌物、辐射、病毒)与遗传易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诱发TP53突变、HPV病毒整合导致E6/E7癌蛋白表达等。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