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高内皮微静脉

肿瘤症状 2025-08-29 08:45肿瘤症状www.zhongliuw.cn

肿瘤相关高内皮微静脉(Tumor-associated high endothelial venules, TA-HEVs)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的重要发现,这种特殊血管结构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TA-HEVs的定义与特征

TA-HEVs是在恶性肿瘤中发现的一种特殊血管结构,其表型类似于次级淋巴器官(SLO)中的高内皮微静脉(HEVs)。HEVs正常情况下存在于淋巴结、小肠Peyer's小结、扁桃体、阑尾等次级淋巴器官中,主要负责引导淋巴细胞归巢,即将淋巴细胞募集后输送到淋巴组织或免疫器官。

TA-HEVs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 表达高水平硫酸化的唾液酸粘蛋白
  • 可被淋巴细胞归巢受体(CD62L)和HEV特异性抗体MECA-79识别
  • 内皮细胞呈"高柱状"而非普通血管的扁平状
  • 细胞间连接松散,允许淋巴细胞通过
  • TA-HEVs的形成机制

    TA-HEVs的形成受多种信号通路调控,主要包括:

    1. 淋巴毒素通路:在次级淋巴器官中,HEVs主要受淋巴毒素-α1β2配体(LT-α1β2)/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通路调控。淋巴组织诱导细胞(LTi)诱导淋巴组织者细胞(LTo)表达多种黏附分子并产生趋化因子,促进向HEVs内皮细胞分化。

    2. 细胞因子调控:IL-17与LT-α1β2/LTβR信号通路共同作用产生多种趋化因子,诱导淋巴细胞上LT-α和LT-β2表达。IL-36γ可通过上调VCAM-1和ICAM-1的表达,增强HEVs募集淋巴细胞的能力。

    3. 干扰素响应:研究发现鼻咽癌中存在干扰素响应型HEVs(IFN-HEVs)亚群,通过分泌趋化因子CXCL9调控淋巴结构形成。

    在肿瘤微环境中,这些机制被异常激活,导致HEVs样结构在非淋巴组织中形成,即TA-HEVs。

    TA-HEVs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TA-HEVs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着多重重要作用:

    1. 促进淋巴细胞浸润

    TA-HEVs是淋巴细胞进入肿瘤的主要通道,介导CD8+T细胞、CD4+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向肿瘤组织的浸润。研究表明,MECA-79+TA-HEVs的密度与CD3+、CD8+T细胞和CD20+B细胞的密度呈正相关。

    2. 支持淋巴结构形成

    TA-HEVs通常存在于淋巴样结构(TLS)中,尤其是含有高密度T细胞和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区域。TA-HEVs与TLS在空间上共定位,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协同作用。

    3. 影响免疫治疗响应

    临床研究发现,TA-HEVs高密度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如PD-1/CTLA-4联合治疗)的响应更好,生存期显著延长。免疫治疗可增加TA-HEVs密度,进而增强T细胞浸润,形成正反馈环路。

    4. 作为预后标志物

    在多种癌症(如乳腺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肝内胆管癌等)中,高密度TA-HEVs与良好的临床预后相关,可作为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TA-HEVs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基于TA-HEVs在肿瘤免疫中的关键作用,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治疗策略: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PD-1单抗与CTLA-4单抗联用时,TA-HEVs高密度患者的生存获益更加显著。研究表明联合治疗比单药更能增加TA-HEVs密度和T细胞浸润。

    2. 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疗法可通过诱导TA-HEVs改善治疗效果。血管正常化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结合具有协同效应。

    3. 靶向TA-HEVs的纳米治疗:如MECA-79-紫杉醇-纳米颗粒靶向系统,可特异性作用于TA-HEVs,提高治疗效果。

    4. TA-HEVs诱导剂:研究发现某些纳米制剂可通过促进HEV生成和上调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增加瘤内效应T细胞的募集和浸润。

    不同肿瘤中TA-HEVs的研究进展

    1. 乳腺癌和黑色素瘤

    早期研究发现,在这两种肿瘤中TA-HEVs密度与良好的临床预后相关,且能预测免疫治疗响应。

    2. 结直肠癌

    研究表明,结直肠癌中TLS和TA-HEVs与患者良好预后相关。TLS中的HEV可独特性地介导淋巴细胞归巢并促进TLS形成。

    3. 肝内胆管癌

    研究发现HEV是切除的肝内胆管癌患者中的预后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肿瘤内HEV可以与淋巴细胞合作,帮助它们穿越内皮屏障。

    4. 鼻咽癌

    研究发现干扰素响应型HEVs(IFN-HEVs)亚群,通过CXCL9调控TLS形成,影响免疫治疗敏感性。

    5. 胶质母细胞瘤

    研究表明通过诱导HEV生成和上调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可促进瘤内效应T细胞浸润,提高对免疫治疗的响应。

    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TA-HEVs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1. TA-HEVs异质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不同肿瘤类型可能存在差异

    2. 如何精确调控TA-HEVs形成和功能的分子机制仍需

    3. 现有治疗策略的转化应用和临床验证需要更多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 深入TA-HEVs异质性及其调控网络
  • 开发更精准的TA-HEVs靶向治疗策略
  • TA-HEVs作为预测标志物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 研究TA-HEVs与其他肿瘤微环境组分的相互作用
  • TA-HEVs研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靶点,随着对其机制认识的深入和靶向技术的发展,TA-HEVs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口。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