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肿瘤医院新闻 天津市肿瘤医院建院160周年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作为我国肿瘤学科的发祥地,在2021年迎来了建院16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这座始建于1861年的医院,见证了新中国肿瘤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前进历程。以下是关于该院160周年纪念活动及发展的详细信息:
医院历史与地位
天津市肿瘤医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861年英国人建立的军医院,这是西方医学传入天津的起点。1868年医院移交英国伦敦会,改称英国伦敦会施医院。经过多次更名与发展,如今已成为集医、教、研、防、健为一体的大型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
医院院徽设计富含深意:上方"TCIH"是英文缩写,中间缠绕双蛇的蛇杖是医学标识,下方螃蟹代表肿瘤专科性质,标注"1861"表明建院年份,两侧橄榄枝象征为患者带来生命希望。外圈放射状圆环源自前身马大夫纪念医院徽章,由150个小条索组成,寓意医院悠久历史。
160周年纪念活动盛况
2021年12月16日,医院举办了以"怀百年仁心仁术,启征程至粹至新"为主题的建院16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包括:
1. 纪念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播放《济世惠民 百六十年》主题宣传片,追溯医院160年发展历程。
2. 院史馆开馆:经过提升改造的院史馆正式开放,占地600平方米,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分四个历史时期,用余张图片、90余件珍贵实物、10个视频文件等,再现医院160年奋斗之路。
3. 学术活动:举办多场高水平学术论坛,分享肿瘤防治研究成果。
医院发展成就与特色
历经160年发展,天津市肿瘤医院取得了显著成就:
1. 学科建设:肿瘤学科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2. 公益项目:开展"健康红色中国行"公益项目,通过设备捐赠、手术示教、专业培训等形式提升基层肿瘤诊疗能力,该项目被教育部推选为"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3. 互联网医院:开通32个科室在线服务,累计服务超21700余人次,注册人数17万,成为天津市第一家实现医保在线结算的三甲医院。
4. "一院四区"战略:在院本部基础上,建设了空港院区和网上院区,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2025年发展动态
进入2025年,天津市肿瘤医院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1. 癌症筛查体系:计划通过医联体形式推动肿瘤筛查体系建设,扩大筛查病种至6种常见癌症,构建天津全域癌症筛查整体框架。
2. 科创中心建设:2024年落成的新科创中心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配备先进设备平台,致力于解决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难题。
3. 医防融合:2025年4月,天津市癌症中心正式落户该院,将与疾控中心合作推进癌症筛查和肿瘤登记工作,计划针对7种高发恶性肿瘤开展筛查服务。
4. 高质量发展部署:医院制定了89项2025年工作任务,包括推进临床专病中心建设、优化检查检验服务流程、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提升计划等。
医院文化与精神
医院秉承"德高医粹 尚新至善"的院训,弘扬"爱岗、敬业、育才、奉献"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天肿人薪火相传,在肿瘤防治领域不断创新,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在建院160周年之际,医院表示将以这一历史节点为新起点,继续发挥专科特长和资源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天津市肿瘤医院160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医院成长史,更是中国肿瘤防治事业进步的缩影。从1861年西方医学传入天津的起点,到今天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座医院始终与时代同行,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肿瘤学科的历史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