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

肿瘤症状 2025-05-13 08:17肿瘤症状www.zhongliuw.cn

“飞鸟尽良弓藏”这一成语源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深刻地描绘了功成之后抛弃或杀害有功之人的残酷现实。以下是详细解读:

一、核心内涵

1. 字面意义:当飞鸟被猎杀殆尽,精良的弓箭便失去用处,被收藏起来;狡兔死后,猎犬便无用,会被烹食。这是对事物失去利用价值后的一种现实写照。

2. 引申含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统治者成功后的过河拆桥行为,反映人性自私与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它警示人们,权力与利益的诱惑下,人性的弱点往往会被放大。

二、历史典故

以范蠡和文种的故事为例。范蠡在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退,并提醒文种及时离开。然而文种未及时退隐,最终被勾践赐剑逼死。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权力的残酷。《史记》中的《越王勾践世家》与《淮阴侯列传》都提到了这一成语,后者通过韩信之口强化了“敌国破,谋臣亡”的悲剧性。

三、近义词

除了“飞鸟尽良弓藏”,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如“兔死狗烹”、“过河拆桥”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事成之后抛弃有功之人的含义。这一成语在外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如英文中的“When the dog is beaten, the lion is tamed”,体现了相似的隐喻逻辑。

四、文化影响

“飞鸟尽良弓藏”这一成语深刻揭示了封建时代君臣关系的脆弱性,成为警示功臣急流勇退的经典案例。它在文学、历史评论中经常出现,对于人们理解古代政治文化、人性弱点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一成语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无论在哪个时代,权力的诱惑和人性的弱点都是存在的,因此这个成语的警示作用具有普遍意义。

“飞鸟尽良弓藏”这一成语是历史与文化的结合,是人性弱点的写照。它警示我们要在功成名就之时保持清醒,急流勇退,避免陷入权力的漩涡。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在自己得利之后忘记那些曾经陪伴自己、支持自己的人。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