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被曝卖假酒
一、消费者投诉案例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以下是两个近期的消费者投诉案例。
1. 假“梦6+”事件
一位消费者在拼多多平台购买了一款标价为500元的“梦6+”白酒。当消费者通过防伪码查询时,却惊讶地发现所购酒品的生产日期与购买时间不符2024年购买的酒品竟然显示是2021年生产的。面对这种情况,商家却否认存在问题,而平台也未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损害。
2. 假习酒事件
另一用户在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购买了一瓶习酒,却发现防伪码异常。这本应是一个简单的验证问题,然而商家的回应却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商家要求消费者提供开盒视频作为证据,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和复杂性。
二、品牌方打假行动
面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威胁,品牌方也采取了积极的打假行动。以下是两个品牌方的打假案例。
1. 五粮液官方声明
五粮液在2024年11月连续两次发布公告,指出他们在抽检的电商平台产品中发现了大量的假货,其中高达77%的假酒来自某平台的“百亿补贴”渠道(实为拼多多)。该渠道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但销售的商品溯源信息与官方渠道存在严重不符。
2. 轩尼诗假洋酒事件
在另一事件中,有商家在拼多多上销售假冒的“轩尼诗”洋酒。尽管平台声称只售出了3瓶假酒并关闭了涉事店铺,但媒体报道称有超过2000瓶假酒流入市场,引发了公众对平台监管能力的质疑。
三、平台处理与争议
面对假货问题,电商平台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拼多多为例,他们强调“高压打假”,采取主动巡检、下架可疑商品、冻结商家资金并赔付消费者等措施。在处理轩尼诗事件时,平台的回应并未完全解答公众的疑虑,涉事店铺究竟售出了多少假酒仍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消费者来说,维权之路往往充满挑战。在多起案例中,消费者在投诉时面临商家推诿、平台要求“自行检测”等障碍,实际赔付和解决效率令人失望。
四、行业影响与质疑
电商平台“百亿补贴”等低价策略模式因其价格优势而受到消费者欢迎,但也容易成为假货的温床。部分报道指出,品牌方的防伪技术被仿冒,如茅台的条形码、芯片配件等可以通过网购组装,进一步加剧了监管难度。而拼多多等平台则被质疑存在“黑公关”操纵舆论,夸大或掩盖售假问题,这也引发了公众对其的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