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管再生的步骤包括

抗肿瘤食物 2025-10-25 15:12抗肿瘤食物wwww.zhongliuw.cn

肿瘤血管再生(即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环节,其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结合了出芽式、套入式及内皮祖细胞参与的多种机制:

1. 内皮细胞激活与基底膜降解

肿瘤细胞在缺氧或炎症刺激下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激活周围微血管的内皮细胞。活化的内皮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降解血管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为后续迁移创造通道。

2. 内皮细胞迁移与增殖

  • 出芽式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向肿瘤组织方向定向迁移,形成“芽状”突起,并通过增殖延伸为新生血管索。
  • 套入式血管生成:已有血管通过腔内形成跨血管组织微柱,分裂为多条血管,无需出芽即可扩张血管网络。
  • 3. 管腔形成与血管成熟

    迁移的内皮细胞重塑为管状结构并形成管腔,随后募集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覆盖血管壁,稳定新生血管。此过程中,VEGF通过激活VEGFR2受体促进管腔形成,而血管生成素(Ang)等因子参与周细胞附着。

    4. 功能异常与肿瘤血供建立

    肿瘤新生血管结构紊乱,表现为基底膜不完整、通透性增高,易渗漏且血流不稳定。这种异常血管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同时促进肿瘤细胞穿透血管壁进入血流,导致转移。

    其他参与机制

  • 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迁移至肿瘤部位,分化为内皮细胞并整合到新生血管中。
  • KRAS突变等遗传因素:通过上调VEGF表达或增强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加速血管生成。
  • 抗血管生成治疗(如靶向VEGF药物)通过阻断上述步骤抑制肿瘤进展,但需注意耐药性和微环境调控的复杂性。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