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肿瘤类型
1. 小细胞肺癌
对靶向治疗敏感度差,目前无特效靶向药物,且缺乏基因突变靶点,主要依赖放化疗。
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靶向药可能无效。
2. 无特定基因突变的肿瘤
如肺癌、肠癌等若未检测到EGFR、ALK、ROS1等靶点突变,靶向治疗无效。
结肠癌若基因检测阴性(如微卫星稳定型),靶向药疗效有限。
3. 部分肝癌
若肿瘤无明确分子靶点(如无血管生成相关突变),靶向药可能无效。
复杂病因(如乙肝、酗酒导致)可能使肿瘤细胞突变多样,靶向药针对性不足。
二、基于患者状况
1. 器官功能严重受损
肝功能衰竭(如胆红素>3倍上限)或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需慎用或禁用。
严重心脏病(如心衰Ⅲ-Ⅳ级)可能因药物心脏毒性加重病情。
2. 全身情况差
严重感染、恶液质、休克或血液指标极低(如白细胞、血小板严重减少)。
无法耐受副作用(如严重皮疹、腹泻)或既往过敏史。
3. 特殊人群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可能致畸或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三、其他限制
肿瘤对靶向治疗不敏感:如某些肉瘤、癌等缺乏明确驱动基因。
耐药性:初始有效后出现耐药(如EGFR-TKI耐药突变)需更换方案。
例外情况
部分泛肿瘤疗法(如NTRK基因融合肿瘤)可跨癌种使用靶向药,但需严格基因检测。
建议治疗前通过基因检测和全面评估确定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