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分皮肤问题的原因
1. 肿瘤直接引起的皮肤改变
若出现不明淤斑、持续瘙痒、蜘蛛痣或异常色素沉着,可能与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相关,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皮下包块或转移癌可能导致皮肤局部隆起,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2. 治疗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
化疗:64.3%的患者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或瘙痒,建议使用保湿霜缓解。
靶向治疗:如EGFR抑制剂可能引发痤疮样皮疹,需防晒并配合皮肤科管理方案(如COCOON方案可减少副作用)。
放疗:分度处理,轻度反应可用痱子粉缓解,重度破溃需暂停放疗并涂抹烧伤膏。
二、日常护理与缓解措施
1. 基础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温水洗浴后涂抹无刺激保湿剂。
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受力部位。
2. 对症处理
瘙痒:药物性瘙痒可尝试中医疏肝养血疗法;术后疤痕痒可用稀释生姜水外涂。
干燥脱屑: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乳剂,避免抓挠。
3. 饮食与生活习惯
增加高蛋白、维生素摄入,多饮水(每日2000ml)以改善皮肤代谢。
避免暴晒,外出时涂抹防晒霜。
三、多学科协作与就医建议
严重或持续症状应联合皮肤科、肿瘤科进行MDT会诊,制定个性化方案。
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皮肤状态,记录变化以便调整护理策略。
四、警惕需紧急就医的情况
若伴随体重下降、发热或皮疹快速扩散,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需立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