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低特定癌症发病率
结直肠癌:每周坚持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需结合有氧、力量与柔韧训练),可使发病率下降13%。
乳腺癌:女性长期运动可降低41%的发病风险,而久坐可能使某些类型乳腺癌风险增加104%。
其他癌症:包括肝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等7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可通过每日1小时中等强度运动显著降低。食管癌的风险甚至可减少40%以上。
2. 作用机制
增强免疫力:运动能增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提升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调节代谢:降低胰岛素水平、减少慢性炎症,并通过乳酸激活T细胞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控制肥胖:运动减少脂肪堆积,而肥胖是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
3. 推荐运动方式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太极拳等,需长期坚持(每周至少1.25-2.5小时高强度或中等强度运动)。
高强度间歇训练(VILPA):短时间剧烈运动(如每天3-4分钟)可降低全因死亡和癌症风险达40%。
中国传统运动:八段锦、五禽戏等结合有氧与柔韧性的运动也显示抗癌潜力。
4. 注意事项
适度原则:过度运动可能损耗气血,反而不利健康,癌症患者建议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
个体差异:需根据年龄、体质调整运动强度,例如老年人可侧重柔韧性训练。
科学运动是防癌抗癌的重要手段,但需结合个人情况制定合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