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卵巢肿瘤的常见病因
1. 遗传因素
约20%-25%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家族史,BRCA1/2基因突变是重要风险因素。
家族中有卵巢癌或乳腺癌病史的女性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2. 内分泌因素
长期无排卵、高雌激素状态(如未生育、晚育、激素替代治疗)可能诱发肿瘤。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激素紊乱,风险增加2-3倍。
3. 环境与生活方式
工业污染物(如石棉、苯并芘)、高脂肪饮食、吸烟等可能增加风险。
长期压力、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
4. 其他因素
慢性炎症(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刺激卵巢组织恶变。
免疫功能不全或基因突变(如Lynch综合征)也与发病相关。
二、为何需要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1. 明确肿瘤性质
卵巢肿瘤种类繁多,包括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仅凭影像学(如B超、CT)无法准确区分。
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确定是否为癌症。
2. 指导治疗方案
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癌(如上皮性癌、生殖细胞肿瘤)治疗方案差异显著。
例如: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对化疗敏感,可能保留生育功能;而上皮性癌需广泛切除。
3. 评估预后
病理报告包含肿瘤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信息,直接影响预后判断。
例如:高级别浆液性癌侵袭性强,需更积极的治疗。
4. 特殊标记物检测
免疫组化(如ER、PR、Ki67)可进一步分型,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三、建议
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BRCA突变)建议每年妇科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
早诊早治:若发现卵巢肿块,尤其是绝经后新发或增长迅速的肿块,需及时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卵巢肿瘤诊疗的核心环节,对制定个性化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