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蜡块的制作过程 肿瘤细胞蜡块检测

抗肿瘤食物 2025-07-19 08:17抗肿瘤食物wwww.zhongliuw.cn

细胞蜡块技术是现代病理诊断中的重要工具,尤其对于肿瘤诊断具有关键价值。这项技术通过将体液或穿刺样本中的细胞浓缩成块,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制成蜡块,为病理医生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样本。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肿瘤细胞蜡块的制作过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细胞蜡块技术概述

细胞蜡块技术是一种将体腔积液中的脱落标本通过多次离心,使其中的细胞和沉淀凝固成块,并模拟组织学蜡块的制备流程,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技术。这项技术可最大限度保留癌细胞,降低漏诊率,使脱落的组织碎片更接近组织学形态,能够很好地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提高阳性检出率。

与传统细胞学涂片相比,细胞蜡块技术具有明显优势:能较好地展示细胞排列方式,有助于组织学分型;细胞染色更清晰;切片重复性好,适于行免疫组化检测;能用于分子病理检测;能长期保存;取样简便且成本较低。尤其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在临床难以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组织样本的情况下,浆膜腔或尿液等的脱落细胞就成了非常珍贵和易得的标本。

肿瘤细胞蜡块制作流程

样本收集与初步处理

细胞蜡块制作的第一步是样本收集。大多数细胞学样本都可以制作细胞块,包括细针穿刺样本、浆膜腔积液(胸腔、腹盆腔及心包腔积液)、各种冲洗液、脱落细胞、刷取物及妇科和非妇科液基细胞学样本。临床应尽可能收集100ml以上的浆膜腔积液送检,或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将收集的体液全部送检。

收到标本后,首先需要核对患者的申请单及标本信息,描述标本的颜色(如草绿色、暗红色、鲜红色)、性质(粘稠或轻量)以及具体量(毫升数)。标本离体后30分钟内应送至病理科,如暂时无法送检,应将标本冷藏在0-4℃冰箱内,冷藏时间小于24小时。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标本中加入10%中性甲醛固定液(加入量应为送检体液量的1/5)。

离心浓缩过程

将收到的标本放入4度冰箱,静置半小时到一小时。对于大于等于300毫升的样本,在静置之后可以倒掉上清留到300毫升。然后将标本混匀,分别装入两个50毫升的离心管中,并写上编号和姓名以防混淆。

离心是细胞蜡块制作的关键步骤。将配平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以20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离心机必须配平,因为离心机如果不配平,会使转轴受到的力矩不同,转子和转轴之间会产生磨损,减少离心机的寿命,严重的话会造成人员伤亡。离心完毕之后去掉上清留沉淀物至5毫升,此时加入5毫升的冷丙酮(体积比为1:1),将沉淀物和丙酮在震荡机上震荡均匀后,再次以20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

固定与脱水处理

弃掉上清后,沉淀物就凝固成块,将其倒扣30分钟使上清沥干,这样蜡块成块率会更高。对于不同类型的标本,处理方式可能有所调整。例如淡黄色或清亮的胸腹水(细胞成分过少)需要多次重复离心并加量丙酮沉淀;而血性粘稠物质则需要在末次离心时加入缓冲液进行稀释,沉渣中加入液体保存液或冰醋酸来去除红细胞粘液等相关背景。

固定是保证细胞形态完整的关键步骤。常用的固定液包括95%的乙醇、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等。固定时间一般为两小时,之后刮下并用包埋纸包裹,放入包埋盒。脱水程序通常按70%酒精(2小时)→80%酒精(2小时)→95%酒精Ⅰ(1.5小时)→95%酒精Ⅱ(1.5小时)→100%酒精Ⅰ(1小时)→100%酒精Ⅱ(1小时)顺序进行。

包埋与切片

脱水后的组织需经二甲苯透明处理两次,每次45分钟至1小时,透明终点判定标准为组织呈现均匀半透明状。浸蜡阶段需在62℃恒温蜡缸中进行,更换三次新鲜石蜡,每次浸泡时间控制在1.5-2小时。包埋时将组织切面朝下放置于预冷的模具中,注意胃肠黏膜等分层组织需保持固有肌层在下,管腔结构需做垂直包埋,微小组织需采用双模具定位法。

蜡块凝固后需进行边缘修整,确保组织距蜡块边缘≥3mm,底面保持水平。制备完成的蜡块应满足:组织与石蜡结合紧密无间隙、切面方向符合诊断需求、蜡块硬度适中、标签信息完整。蜡块储存需置于阴凉干燥环境,建议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40%。

细胞蜡块的诊断价值

细胞蜡块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多重重要意义。它增加了细胞涂片的数量和密度,并对细胞做了很好保存,既能重复多切片,又能辅助肿瘤免疫组化检测,提高了胸腹水中肿瘤诊断的阳性率。当查到肿瘤细胞时,能够对细胞类型做很好的分型,为肿瘤规范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细胞蜡块技术较以前脱落细胞学普通涂片准确性更高,保存更方便,对疾病的诊断更加明确。通过这项技术,脱落的组织碎片更接近组织学,能够很好的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提高阳性检出率。细胞蜡块还可连续切片并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确定肿瘤来源,不仅为临床检查指明了方向,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技术优势与临床案例

细胞蜡块技术具有多项显著优势:提高诊断准确性,能最大程度收集病变细胞,降低漏诊率;明确肿瘤来源,可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指导靶向治疗,必要时可进行分子病理检测;样本保存方便,可使脱落细胞样本得以长期保存。

一个典型案例是:72岁女性患者,胸腔积液,普通脱落细胞学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将剩余胸腔积液做了细胞蜡块后发现有腺样恶性肿瘤细胞。这说明细胞蜡块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细胞的检出率,避免漏诊。

蜡块检测与癌症诊断

需要明确的是,蜡块本身并不能直接确定是否为癌细胞。蜡块检查可以提供组织样本的形态学信息,帮助医生进行初步判断,但确诊需要病理医生通过对蜡块进行切片、染色(如常用的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以及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细胞的特征性变化。

若常规染色不足以确定诊断,还需进行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等进一步检查,以鉴别癌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病理医生需结合多种检查结果,对照癌症诊断标准,才能给出准确结论。从病理样本的收集到最终诊断报告出具,往往需经过多位病理专家审阅和讨论,以最大程度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结与展望

细胞蜡块技术作为肿瘤诊断的重要工具,通过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将体液或穿刺样本中的细胞转化为高质量的病理检测材料。从样本收集、离心浓缩、固定脱水到石蜡包埋,每个步骤都需要严谨操作以保证最终蜡块的质量。

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还能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检测机会,是传统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补充。随着肿瘤个体化诊疗的快速发展,细胞蜡块技术将在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舌头肿瘤有那些_舌头的肿瘤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