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发病情况
1. 发病率与死亡率
山东省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居民死因首位,其中肺癌占比最高(约30%)。2013年数据显示,全省14万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占75%。
2023年数据显示,山东省发病率前五的癌症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其次为乳腺癌、甲状腺癌等。
2. 地域差异
鲁西南地区食管癌高发,与饮食习惯(如煎饼、热食、烈酒)相关;鲁东沿海地区肝癌多发,可能与污染及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有关。
临朐县是胃癌高发区,与腌制食品、烟熏肉摄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二、近年防治进展
1. 筛查与早诊
山东省已建成省、市、县癌症防治体系,开展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等筛查项目,累计完成80余万人次早诊早治,部分区域实现发病率、死亡率双下降。
2024年全省癌症5年生存率较5年前提升约9个百分点,达41.83%(青岛市数据)。
2. 重点民生项目
2024年将结直肠癌免费筛查纳入20项民生实事,计划完成20万例筛查。
三、风险因素分析
1. 生活方式与环境
高盐饮食、吸烟、饮酒及环境污染是主要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占比约5%-10%,如乳腺癌、胃癌等具有家族聚集性。
2. 年龄与性别
60-79岁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男性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
年轻人群胃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工作压力、不规律作息相关。
山东省肿瘤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肺癌、消化道癌),但通过近年强化防治体系与筛查措施,部分癌种已呈现下降趋势。建议高风险人群(如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者)定期参与筛查,改善生活方式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