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疼痛(癌痛)与普通疼痛在病因、持续时间和药物反应上有显著差异,因此一般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癌痛的效果有限,需根据疼痛程度阶梯式用药。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癌痛与普通疼痛的区别
病因:癌痛主要由肿瘤侵犯神经、压迫组织或释放炎症因子引起,具有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普通疼痛多由外伤或短期病变导致,随伤口愈合缓解。
强度与持续时间:癌痛程度更剧烈(如刀割样、烧灼样),且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普通疼痛通常短暂且对常规止痛药反应较好。
药物反应:普通止痛药(如布洛芬)对轻度癌痛可能暂时有效,但中重度癌痛需类药物(如、)才能控制。
2. 癌痛的阶梯治疗原则
一阶梯(轻度疼痛):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胃肠道副作用。
二阶梯(中度疼痛):弱类药物(如、可待因),但存在“天花板效应”(药效上限),部分患者需直接升级至三阶梯。
三阶梯(重度疼痛):强类药物(如缓释片、透皮贴),需严格遵医嘱按时给药以维持无痛状态。
3. 综合治疗与注意事项
辅助疗法:中药(如当归、黄芪)或针灸可缓解类药物的副作用(如便秘、恶心)。
风险提示:自行使用强效止痛药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总结:一般止痛药仅适用于轻度癌痛或短期缓解,中重度癌痛需规范化的阶梯治疗,结合抗肿瘤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