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宫脂肪瘤
性质与病因: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如雌激素)、遗传因素、肥胖或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症状:多数无症状,偶见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下腹坠胀或压迫感;较大肿瘤可能触及腹部肿块。
诊断:通过超声(高回声团块)、MRI(脂肪信号特征)或病理检查确诊,边界清晰且包膜完整是典型特征。
治疗:无症状小肿瘤可观察;有症状或较大时需手术切除(如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2. 子宫脂肪肉瘤
性质:罕见的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能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与基因突变(如KRAS、PTEN)相关。
症状:包括腹痛、异常阴道出血、腹部包块及体重下降等。
治疗:以手术为主(全子宫+附件切除±淋巴结清扫),辅以放化疗(如紫杉醇、多柔比星)。
3. 与其他肿瘤的鉴别
子宫肌瘤:起源于平滑肌,质地较硬,症状以月经改变为主;影像学表现为低回声/等回声,与脂肪瘤的高回声/脂肪密度不同。
附件畸胎瘤:含多种组织成分(如毛发、牙齿),需通过影像学或病理区分。
4.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尤其有家族史或肥胖者,建议每年妇科超声及肿瘤标志物筛查。
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避免高雌激素药物可能降低风险。
若发现附件肿块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性质并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