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儿童脑肿瘤胚胎类肿瘤

胃癌 2025-09-07 20:54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儿童脑肿瘤中的胚胎类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细胞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下是相关要点

1. 定义与发病机制

胚胎类肿瘤主要指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本应退化的胚胎源性细胞异常残留并增殖形成的肿瘤。这类肿瘤多与遗传因素或胚胎期细胞构架异常相关,而非成人常见的环境诱因(如化学物质或辐射)。例如松果体母细胞瘤、ATRT(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等均属于典型胚胎源性肿瘤,在成人中极为罕见。

2. 临床特点

  • 高恶性比例:胚胎类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通常低于成人脑肿瘤。
  • 症状隐匿性:早期可能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呕吐),易被误诊为胃肠炎;部分患儿会出现视力下降、平衡障碍或癫痫发作。
  • 好发部位:多位于中线结构(如松果体区、后颅窝),易压迫脑脊液循环通路引发脑积水。
  • 3. 治疗策略

    一线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需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术后结合病理结果制定放化疗方案。对于复发或难治性病例,可尝试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二线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对放疗敏感性高,需谨慎控制剂量以避免长期副作用(如智力损伤、内分泌紊乱)。

    4. 预后与挑战

  • 年龄影响:1岁以下患儿预后最差(生存率不足50%),随年龄增长逐渐改善。
  • 长期管理:需关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如癫痫、认知障碍)及定期随访。
  •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分类或治疗案例,可参考以下扩展信息。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