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烷化剂抗肿瘤药物包括

胃癌 2025-09-03 14:48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是临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细胞毒类药物之一,主要通过干扰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下是其主要分类及代表药物:

一、主要分类及代表药物

1. 氮芥及其衍生物类

代表药物:氮芥(最早应用的烷化剂)、环磷酰胺(抗瘤谱最广,用于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苯丁酸氮芥(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环磷酰胺因毒性相对较小,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烷化剂之一。

2. 乙撑亚胺类

代表药物:塞替派(刺激性最小,可多途径给药,如腔内注射)。

3. 甲烷磺酸酯类

代表药物:白消安(马利兰)、达卡巴嗪,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4. 亚硝脲类

代表药物:卡莫司汀(脂溶性高,可通过血脑屏障治疗脑瘤)、尼莫司汀、洛莫司汀。

5. 环氧化物类

代表药物:二溴甘露醇、去水卫矛醇,适用于部分实体瘤。

二、作用特点与不良反应

  • 作用机制:烷化剂通过烷基与DNA、RNA或蛋白质共价结合,破坏其功能,抑制细胞分裂。与其他抗肿瘤药相比,耐药性较少。
  • 常见不良反应:抑制(所有烷化剂的共性)、胃肠道反应。环磷酰胺可能引发出血性膀胱炎(需配合大量饮水缓解)。
  • 三、临床应用提示

  • 烷化剂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 部分药物如卡莫司汀因脂溶性特点,对脑瘤有独特疗效;塞替派因刺激性小,适合局部给药。
  • 如需更详细的不良反应管理或联合用药建议,可参考专业医学资料或咨询肿瘤科医师。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