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编码工作对医疗统计、医保支付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乳腺肿瘤编码涉及疾病分类编码(ICD-10)和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两大体系,需要根据肿瘤性质、部位、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等多维度信息进行准确编码。
乳腺肿瘤疾病分类编码(ICD-10)
乳腺恶性肿瘤编码
乳腺恶性肿瘤在ICD-10中分类于C50类目,需根据具体发病部位进行细分:
具体部位编码:
C50.001 乳晕恶性肿瘤
C50.100 乳房中央部恶性肿瘤
C50.200 乳房上内象限恶性肿瘤
C50.300 乳房下内象限恶性肿瘤
C50. 乳房上外象限恶性肿瘤
C50.500 乳房下外象限恶性肿瘤
C50.600 乳房腋尾部恶性肿瘤
C50.800 乳房交搭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
C50.900 乳房恶性肿瘤(未特指部位)
特殊类型还包括:
C50.800x001 乳腺中上象限恶性肿瘤
C50.800x002 乳腺中下象限恶性肿瘤
C50.800x003 乳腺中外象限恶性肿瘤
C50.800x004 乳腺中内象限恶性肿瘤
C50.800x005 异位乳腺恶性肿瘤
C50.901 男性乳腺恶性肿瘤
C50.902 副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原位癌编码
乳腺原位癌在ICD-10中编码为D05.-,需根据具体病理类型细分:
D05.10 导管原位癌(M8500/2)
D05.11 小叶原位癌(M8520/2)
D05.12 乳头佩吉特病不伴浸润(M8540/2)
D05.9 乳房的原位癌,未特指
乳腺良性肿瘤编码
乳腺良性肿瘤主要分类于N60类目:
N60.0 乳腺单纯性囊肿
N60.1 乳腺囊性增生(包括乳头状瘤-囊性)
N60.2 乳腺腺病
N60.3 乳腺纤维硬化症
N60.8 其他乳腺良性增生
N60.9 乳腺良性增生,未特指
乳腺肿瘤病理形态学编码(ICD-O)
乳腺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编码采用ICD-O系统,由5位数字组成,第5位为生物学行为代码(/0良性,/1交界性,/2原位癌,/3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管状腺瘤 8211/0
泌乳腺瘤 8204/0
导管腺瘤 8503/0
多形性腺瘤 8940/0
腺肌上皮瘤 8983/0
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 8500/2
小叶原位癌 8520/2
实性乳头状癌(原位) 8509/2
包裹性乳头状癌 8504/2
恶性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8500/3
浸润性小叶癌 8520/3
管状癌 8211/3
髓样癌 8510/3
黏液癌 8480/3
乳头状癌 8504/3
实性乳头状癌(浸润性) 8509/3
乳腺肿瘤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
乳腺肿瘤手术编码主要分类于85类目,根据手术方式和范围不同进行细分:
保乳手术编码
85.21 乳房病损局部切除术
85.2100 乳房病损局部切除术
85.2100x003 乳房病损切除术
85.2100x004 乳房病损微创旋切术
85.22 乳腺区段切除术
85.2200 乳房象限切除术
85.2300x001 乳腺局部扩大切除术
85.2301 乳腺部分切除术
全乳切除术编码
85.33-85.36 保留皮肤和乳头的乳房切除术
85.33 单侧皮下乳腺切除术伴同时假体置入术
85.35 双侧皮下乳腺切除术伴同时假体置入术
85.41-85.42 单纯乳房切除术
85.4100 单侧单纯乳房切除术
85.4200 双侧单纯乳房切除术
85.4200x003 腔镜下双侧乳房切除术
根治性手术编码
85.43-85.45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85.4300 单侧扩大的单纯乳房切除术
85.4300x003 单侧乳房切除伴同侧腋窝淋巴结活检术
85.46 乳腺癌根治术(传统根治术)
85.47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包括内乳淋巴结清扫)
乳房重建手术编码
自体组织重建:
85.7 乳房全部重建术(按皮瓣类型细分)
85.55 乳房脂肪移植(包括脂肪抽吸和转移)
假体重建:
85.53 单侧乳房假体置入术
85.54 双侧乳房假体置入术
用于延期重建和即刻-延期重建,以及非皮下乳腺切除术后的即刻重建
联合重建:
无专门编码,需根据具体术式分别编码假体置入和皮瓣移植操作
编码选择规则与案例分析
主要诊断选择原则
1. 恶性肿瘤与原位癌并存:
同侧乳腺同时存在浸润性癌和原位癌,只编码浸润性癌
不同侧乳腺分别存在恶性肿瘤和原位癌,应分别编码
2. 多部位肿瘤编码:
同一象限多发病灶编码为相应象限恶性肿瘤(如C50.500)
跨象限肿瘤编码为C50.800交搭跨越恶性肿瘤
3. 术后病理与临床诊断不符:
以病理诊断为准调整编码
如临床诊断乳腺癌,病理为良性,应修正为相应良性编码
手术编码选择要点
1. 手术范围决定编码:
保乳手术根据切除范围选择病损切除(85.21)或象限切除(85.22)
全乳切除需区分是否保留皮肤和乳头(85.33-85.36 vs 85.41-85.42)
2. 手术方式决定编码:
传统开放手术与腔镜手术编码不同(如85.4200 vs 85.4200x003)
是否同期重建影响编码选择
3. 淋巴结清扫附加编码:
腋窝淋巴结清扫需单独编码(40.3x)
前哨淋巴结活检编码为40.11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
主要诊断:C50.500 乳房下外象限恶性肿瘤
病理诊断:M85000/3 浸润性导管癌
主要手术:85.2200 乳房象限切除术
:根据手术记录切除范围为右乳外下象限,故为保留乳房术式,编码选择85.2200乳房象限切除术
案例2:全乳切除术
主要诊断:C50.900 乳房恶性肿瘤
病理诊断:M85000/3 浸润性导管癌
主要手术:85.4100 单侧单纯乳房切除术
:手术记录显示游离并完整切除左乳,未保留皮肤和乳头,故编码为85.4100
医保编码与DRG应用
医保版编码结构
疾病诊断编码:6位字符
前3位为类目(1字母+2数字)
第4位为亚目(1数字)
第5-6位为延拓区分码(2数字)
手术操作编码:6位数字
前2位为类目(手术章节)
第3位为亚目(手术大类)
第4位为细目(手术细分)
第5-6位为延拓区分码
DRG分组要点
乳腺肿瘤相关DRG编码结构:
第一位字母:B(乳腺疾病所属MDC)
第二位字母:A-J表示外科部分
第三位数字:DRG组顺序码
第四位数字:并发症等级(1严重,3一般,5无)
关键DRG组:
BA1 乳腺恶性肿瘤大手术伴严重并发症
BB1 乳腺恶性肿瘤大手术伴并发症
BC1 乳腺恶性肿瘤大手术无并发症
BJ1 乳腺恶性肿瘤小手术伴严重并发症
常见编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病理类型与编码不符:
问题:临床诊断"乳腺癌"但病理为"纤维腺瘤"
解决:按病理修正为N60.3+D24
2. 手术名称不规范:
问题:手术记录为"乳腺肿物切除"但未说明范围
解决:查阅手术记录确认切除范围,选择85.21或85.22
3. 多原发肿瘤编码:
问题:双侧乳腺分别发现导管原位癌和浸润癌
解决:分别编码D05.10和C50.-
4. 新术式编码选择:
问题:腔镜下乳腺切除伴一期假体重建
解决:主手术编码腔镜切除(85.4200x003),附加假体置入(85.53)
5. 转移癌编码:
问题:乳腺转移性肿瘤
解决:按原发部位编码,使用C79.8作为附加码
乳腺肿瘤编码工作需要编码员具备丰富的解剖学、病理学知识,并能够准确解读手术记录和病理报告。随着乳腺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新术式的出现,编码员需要持续学习更新知识,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