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龟板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胃癌 2025-08-27 11:04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龟板作为传统中药材,近年来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将从龟板的传统应用、现代药理机制、临床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系统梳理龟板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成果。

一、龟板的传统药用基础与抗肿瘤理论

龟板,又称龟甲,是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主要为腹甲),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其性微寒,味咸甘,归肝、肾、心经,传统功效主要包括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等。在传统医学典籍如《本草通玄》中就有记载:"龟板大有补水制火之功,故能强筋骨,益心智……止新血"。

从中医理论角度看,肿瘤多属积聚、瘕范畴,而阴虚内热是癌症患者的常见证型。龟板的滋阴特性与肿瘤放化疗患者元气极度流失的症状高度契合,因此传统上认为其可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来改善肿瘤患者的阴虚症状。现代中医进一步开发了龟板的性能,将其应用于脏腑内部病灶(各种肿瘤)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传统应用中发现,龟板对多种癌症相关症状有改善作用,包括:

  • 肝肾阴虚引起的肝癌症状:肝脏疼痛、食欲减退、手足心热、心烦、低热、夜间盗汗等
  • 妇科肿瘤相关症状:月经过多、经血失调、崩漏带下等
  • 癌症晚期出血症状:吐血、衄血、便血等
  • 二、龟板抗肿瘤的现代药理机制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揭示了龟板抗肿瘤作用的多重药理机制,这些发现为传统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 直接抑制肿瘤细胞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龟板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其中,龟板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对肉瘤S180、艾氏腹水瘤和腹水性肝癌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黄缘盒龟肌肉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Cf-1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高达83.8%的肿瘤生长抑制率。

    分子水平研究发现,龟板含有多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包括:

  • 特殊长寿因子和免疫活性物质
  • 多种氨基酸(18种)及微量元素
  • 具有抗癌活性的多肽类物质(如CFM-2多肽)
  • 2. 免疫调节功能

    龟板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表明:

  • 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显著增加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
  • 对环磷酰胺引起的末梢白细胞减少有保护作用
  • 可使正常及免疫抑制状态下小鼠的、胸腺增重
  • 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抑制淋巴细胞过度凋亡
  • 这种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尤其是接受放化疗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能力。

    3. 减轻放化疗副作用

    临床观察发现,龟板在缓解放化疗副作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提升放化疗后下降的白细胞数量,改善抑制
  • 减轻化疗导致的贫血症状
  • 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
  • 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毒副作用较低
  • 三、龟板在各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龟板及其提取物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价值,以下按肿瘤类型分类介绍其应用进展。

    1. 消化系统肿瘤

    龟板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临床常用龟板与生地黄、麦冬、沙参、枸杞子等药物配合使用治疗肝癌。对于体质尚可的患者,还可配伍八月札、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等抗癌中药增强效果。研究显示,龟板与鳖甲、牡蛎等合用可软坚散结,缩小肝脏肿瘤体积。

    对于其他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癌等,龟板也显示出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常见的阴虚内热证候有关。

    2. 呼吸系统肿瘤

    在肺癌治疗中,龟板常与其他滋阴清热药物配伍使用。有报道显示,三线闭壳龟与鲜茯苓炖煮的食疗方案对肺癌有一定效果。玳瑁龟在肺癌治疗中也显示出积极作用。

    3. 妇科肿瘤

    龟板对妇科肿瘤的治疗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滋阴养血改善患者整体状况;另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子宫,研究表明龟板对大鼠、豚鼠、家兔及人的离体子宫均有明显兴奋作用,可加强子宫收缩力。这种特性可能有助于妇科肿瘤的治疗。

    4. 其他肿瘤

    龟板在以下肿瘤治疗中也有应用报道:

  • 淋巴瘤
  • 急性白血病
  • 脑胶质瘤
  • 乳腺癌(金钱龟提取物对MCF-7细胞有抑制作用)
  • 前列腺癌等泌尿系统肿瘤
  • 四、龟板抗肿瘤的临床研究与典型案例

    临床研究为龟板抗肿瘤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支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曹洋指出,龟板确实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辅助抗癌功效。不过目前的许多研究还处于动物或体外细胞实验阶段,临床运用中的药物剂量和效果仍需进一步。

    典型案例显示,有癌症晚期患者以龟板为主药进行长期治疗,虽然病灶一直存在,但被有效控制,既没有转移也没有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带瘤生存8年的效果。这一案例展示了龟板在肿瘤控制方面的潜力。

    在临床应用形式上,龟板主要有以下用法:

  • 传统煎剂:龟板10-30g(先煎),与其他中药配伍
  • 现代制剂:断板龟注射液、断板龟片等
  • 食疗方案:如金钱龟炖茯苓
  • 活性成分提取物:如金钱龟多肽
  • 五、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龟板抗肿瘤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克服:

    1. 当前研究的主要局限

  • 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多数研究停留在整体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层面,分子机制研究相对不足
  • 有效成分不明确:龟板为复杂混合物,具体抗肿瘤活性成分尚未完全阐明
  • 临床证据等级不高: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标准化程度低:药材质量、提取工艺、剂量标准不统一
  • 2. 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局限性,未来龟板抗肿瘤研究可能朝以下方向发展:

  • 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如多肽类物质)
  • 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与信号通路研究
  • 新型给药系统的开发(如纳米制剂、靶向递送)
  • 临床治疗方案优化与标准化
  • 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
  • 六、总结与展望

    龟板作为传统中药材,在抗肿瘤领域展现出多方面的价值:既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又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既可单独使用,又能与常规抗肿瘤治疗协同增效;既能治疗肿瘤本身,又可缓解放化疗副作用。这些特点使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未来研究应着力于阐明活性成分、揭示分子机制、优化临床应用,推动龟板从传统经验用药向现代化、标准化抗肿瘤药物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龟板有望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