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至肺门区域在CT影像上有多种表现,这些表现与原发肿瘤类型、转移途径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下是肿瘤肺门转移的主要CT表现及相关影像特征:
一、典型CT表现
1. 肺门淋巴结肿大
转移性肺门淋巴结通常表现为短径超过10mm的类圆形或融合状肿块
正常脂肪间隙消失,呈均匀或不均匀密度
增强扫描可见边缘环形强化伴中心坏死,多见于头颈部肿瘤转移
2. 支气管血管束异常
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不规则增粗,从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线网状改变
HRCT显示小叶间隔增厚,呈典型的"串珠征"
淋巴道转移特征性表现为"毛刷样"改变和"串珠样"改变
3. 肺门肿块伴支气管改变
肿瘤可侵犯肺门结构,导致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截断
中央型表现包括支气管腔锥形狭窄或"鼠尾征"
支气管内可见息肉状肿块,周围为新月形气影
二、不同转移途径的CT特征
1. 淋巴道转移
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和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多发细小结节影
常合并胸腔积液,部分患者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表现为癌性淋巴管炎,支气管血管束从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改变
2. 血行转移
多表现为两肺多发或弥漫性粟粒状、结节状病灶
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清楚
以两侧中下肺多见,部分病灶可有轻度分叶
三、特殊CT征象
1. "冰冻纵隔"征
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典型表现,癌细胞像淤泥一样包埋纵隔大血管
形成机制是小细胞肺癌的癌细胞体积小,侵袭性强,增殖速度快
2. "娘小崽大"现象
原发灶很小而转移灶很大,常见于小细胞肺癌
由于癌细胞容易早期转移,仅约5%的小细胞肺癌在确诊时具备手术机会
3. 增强扫描特征
转移灶多呈轻度至中度不均匀强化,与原发肿瘤血供特征相关
富血供转移瘤(如肾癌、甲状腺癌转移)明显强化
乏血供转移瘤强化不明显,部分可见坏死区
四、不同原发肿瘤的肺门转移特点
1. 胃癌肺转移
表现为肺内多发或单发的结节性病灶,圆形或类圆形
部分病灶内部可能出现低密度暗区,形成空洞状改变
可伴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表现
2. 肝癌肺转移
多为血行转移,病变边缘模糊而非典型的圆形光整表现
肝癌细胞经肝静脉与下腔静脉入肺循环,造成肺小动脉栓塞
3. 乳腺癌肺转移
可表现为空洞性转移,洞壁多薄而均匀
淋巴道转移常见,伴特征性胸膜斑征象
对于疑似肿瘤肺门转移的患者,CT检查能明确病灶的形态、分布及伴随征象,但最终诊断仍需结合临床病史、其他检查结果及病理活检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