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肿瘤患者发热类型 肿瘤患者发热类型有哪些

胃癌 2025-07-19 11:25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1. 肿瘤性发热(癌性发热)

  • 热型特点:多为低热(37.5℃-38.5℃),持续时间长,常表现为下午或晚间发热,清晨可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热(体温波动无规律)或间歇热(高热与无热期交替)。
  • 原因:肿瘤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或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所致。
  • 2. 感染性发热

  • 热型特点:可为高热(>39℃)或低热,常伴随寒战、咳嗽、尿频等感染症状。热型可能为弛张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2℃)或稽留热(持续高热且波动<1℃)。
  • 原因: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并发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 3. 药物相关发热

  • 热型特点:多为用药后1-2周内出现,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可能伴皮疹等过敏反应。化疗或免疫治疗后24-48小时内的低热(<38.5℃)也可能自行缓解。
  • 原因: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靶向药或生物制剂(如干扰素)的副作用。
  • 4. 其他类型

  • 中枢性发热:罕见,由肿瘤脑转移破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表现为突发高热(>40℃)且解热药无效。
  • 吸收热:放疗或手术后组织坏死吸收导致,多为低热。
  • 处理建议

  • 肿瘤性发热需以抗肿瘤治疗为主,感染性发热需针对性抗感染,药物热需调整用药方案。持续发热或高热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