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有风险 孕妇使用需谨慎
在孕育新生命的旅程中,孕妇往往成为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社会上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孕妇不能使用药物,否则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这一观点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误区和疑虑。当孕妇遭遇疾病时,究竟应该一扛到底,还是适度用药?药师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孕妇可以用药,但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
以一位名叫小陈的孕妇为例,她在怀孕三个多月时,被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面对病情恶化的状况,医生为她开具了青霉素药物。由于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小陈决定抗拒治疗。遗憾的是,由于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她的急性扁桃腺炎继而引发了更为严重的急性肾炎。这一案例突显了一个问题:孕妇面对疾病时应该如何权衡利弊?药师们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在孕早期,孕妇最好避免使用任何药物或尽量少用药物。若必须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掌握剂量及持续时间。当两种以上药物具有相同疗效时,医生通常会选择对胎儿危害较小的药物。部分抗生素是孕妇严禁使用的,因此患者应避免点名要求使用这些药物。
对于孕妇可以使用的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其中的一种。这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较小,除了可能导致孕妇发生过敏反应外,对母体的毒性反应和肝脏功能的影响均较小。常用药物如青霉素G和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和较低的过敏反应率,妊娠期使用对胎儿的影响也较小。此类药物胎盘通透性好,常用于产科感染性疾病。
并非所有抗生素都适合孕妇使用。例如,氯霉素、利福平、乙胺嘧啶等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或功能障碍。多黏菌素、黏杆菌素等活菌制剂对肾脏和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并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孕早期会阻止钙盐进入软骨和骨骼,导致胎儿四肢发育不良或畸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则可能导致母亲及胎儿的听觉器官和前庭功能障碍,并对肾脏造成损害。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对胎儿的听力也有较大影响。
当孕妇感染疾病时,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并遵医嘱使用药品。讳疾忌医和滥用抗生素都是不可取的行为。正确的用药方式不仅有助于孕妇的身体健康,也能保障胎儿的安全。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孕妇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科学、合理地用药,为自己和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