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肺部的异常细胞增生病变,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通常属于癌症范畴,但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需结合病理诊断和分期来判断。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基本定义与分类
肺部恶性肿瘤是一个统称,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肺癌:最常见类型,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上皮(如鳞癌、腺癌等),属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肉瘤样肿瘤:如肺肉瘤、癌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较为罕见。
其他类型:如淋巴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或转移性肿瘤(其他器官癌细胞扩散至肺部)。
2. 良性与恶性的区别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不转移,通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
恶性肿瘤:生长快、边界模糊(影像学可见毛刺、分叶等特征)、易转移,常伴随痰中带血、消瘦等症状。
3. 诊断与分期
诊断方法:病理活检是金标准,结合CT(观察肿块形态)、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NSE)等。
分期依据:根据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分为I-IV期,早期(I-II期)可通过手术治愈,晚期需综合治疗。
4. 治疗与预后
早期治疗:手术切除(如微创胸腔镜)治愈率高,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中晚期治疗:需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如EGFR抑制剂)或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预后因素:病理类型(小细胞肺癌恶性度高)、分化程度、分期等均影响生存率。
若发现肺部异常症状(如持续咳嗽、痰血),建议尽早就医检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