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解读
这是一门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系统地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体系。接下来,让我们从课程定位、内容框架、教学特点等方面,深入了解这一课程的独特魅力。
一、课程定位与学科意义
这门课程在2020年12月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标准化架构,共包括理论教学的48学时和实践教学的16学时。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中国化时代化实践。此课程的核心地位,彰显了其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实践价值。
二、内容体系与理论框架
课程内容被划分为三大模块,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涵盖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认识论以及人类社会的演进逻辑。接下来是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的形成、本质及历史进程,深入解读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最后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共产主义理想,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革命性。
三、教学特点与学习方法
此课程的教学特点同样引人注目。采用创新的"三三制"教学模式和问题链式专题教学法,结合线上线下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开展混合式教学。对于学习,建议学生把握三大理论板块的整体性,理解其内在联系。注重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调研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推荐拓展阅读包括《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文献。
四、理论特征与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等鲜明特征。其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坚持和发展这些原理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具体章节的知识总结和考试重点,可以参照各高校整理的复习纲要。使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富有和实践价值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和理论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你是对哲学、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理想感兴趣,这门课程都将为你提供一个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