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肿瘤影像 多发肿瘤影像图片
多发肿瘤在影像学上有多种表现,根据肿瘤性质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征。以下是多发肿瘤的主要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图片展示:
一、肿瘤概述
作为免疫器官,血运丰富但肿瘤发生率较低。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14%,恶性肿瘤不超过全部恶性肿瘤的0.64%。良性肿瘤以血管瘤最常见,其次是淋巴管瘤、错构瘤、脂肪瘤等;恶性肿瘤则以恶性淋巴瘤多见,其次是血管内皮细胞肉瘤、纤维组织肉瘤等。
二、常见多发肿瘤的影像表现
1. 淋巴瘤
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继发性较原发性多见,约40%HL、NHL累及。影像学表现根据病理分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CT表现多为脾大伴低密度结节灶,边缘不清,增强后境界较清。淋巴瘤脾浸润者常可见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2. 血管瘤
脾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无症状。影像学表现类似肝血管瘤,CT平扫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大血管瘤中央可有纤维瘢痕形成,偶尔可见钙化。
MRI表现:T2WI-FS上呈不均匀高信号;PET-CT证实其缺乏代谢活动。
3. 淋巴管瘤
脾淋巴管瘤又称淋巴水瘤,为良性淋巴管畸形。影像学表现为脾大,单或多个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内见粗大间隔,CT值偏高(含有蛋白);增强后瘤壁及间隔强化,中心无强化。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病变。
4. 转移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CT表现为正常大小或轻至中度增大,内有低密度、轮廓清或不清的占位病灶,其大小和数量不等。平扫时CT值平均为25Hu,也可呈囊性改变。增强后表现为较正常脾实质密度略低的病灶。
MRI表现:T1加权图像上呈不规则低信号区,T2加权图像上信号强度增高。转移瘤中如有出血可呈高信号。
三、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
1. 超声检查:简便但受操作者经验影响,一般直径10mm以上的病灶可发现,能区分实质性或囊性病灶。
2. CT检查:能清晰显示大小、形态及密度变化,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
3. MRI检查:对内占位病灶的显示取决于和病灶的信号强度差异,T2加权图像对显示坏死液化敏感。
4. PET-CT:能同时评估代谢活动,有助于良恶性鉴别。
四、鉴别诊断要点
1. 脾囊肿:边界清晰,超声无内部回声,T2WI均匀高信号,增强无强化。
2. 脾脓肿:临床有感染症状,脓肿壁明显强化及壁外水肿。
3. 脾梗死:动脉栓塞常导致周边楔形病变,静脉梗死可表现为多发回声增高病灶。
4. 脾结核:HIV阳性患者可见脾内大量弱强化小结节,伴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多发肿瘤的准确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多种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需进行病理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