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肿瘤外科分级(G分级)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组织学特征分为:
1. G0(良性)
临床表现:包囊完整,无卫星病灶或跳跃转移,极少远处转移。
影像学特点:边界清晰,局限在囊内或外生隆起。
组织学形态:细胞分化良好,细胞与基质比例低至中度。
2. G1(低度恶性)
临床表现:生长较慢,偶有远处转移。
影像学特点:肿瘤突破瘤囊,骨皮质破坏,可向囊外生长。
组织学特点:细胞分化中等。
3. G2(高度恶性)
临床表现:生长迅速,症状明显,常见跳跃转移和远处转移。
影像学特点:边缘模糊,肿瘤扩散至软组织。
组织学特点:细胞分化极差,核分裂多见。
二、骨肿瘤外科分期(Enneking分期系统)
该系统结合分级(G)、解剖位置(T)和转移(M)三要素:
1. 良性肿瘤分期(阿拉伯数字1-3)
1期(静止期):病变位于囊内,无转移,临床和影像学呈良性表现。
2期(活动期):组织学良性,病变仍位于囊内,但可能活跃生长。
3期(侵袭期):组织学良性,但病变突破囊外,偶有转移。
2. 恶性肿瘤分期(罗马数字I-III)
I期(低度恶性):G1分级,无转移(M0),进一步分为:
IA期:间室内(T1)。
IB期:间室外(T2)。
II期(高度恶性):G2分级,无转移(M0),分为:
IIA期:间室内(T1)。
IIB期:间室外(T2)。
III期(转移性):无论分级如何,出现远处转移(M1)均属此期。
关键补充
解剖间室定义:T1表示肿瘤局限于起源的解剖间室内(如骨皮质内),T2表示突破间室屏障(如侵入软组织)。
分期意义:指导手术范围(如囊内切除、广泛切除)和辅助治疗选择(如化疗、放疗)。
以上内容整合自多个专业来源,具体诊疗需结合临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