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回应摆摊日入9000质疑
针对义乌青口夜市营业额争议的深入
一、关于营业额的特殊状况解释
近日,赵庆书夫妇在义乌青口夜市的摊位因高营业额受到广泛关注。针对其中争议,当事人赵庆书表示,报道中提及的单日9184元的营业额并非日常经营常态。当天因某电视台的直播活动吸引了大量客流,导致销量激增。通常,他们的日常营业额稳定在6000到7000元之间,且这一数字还需在扣除食材、人工及摊位成本后进行计算。
二、经营模式与成本结构介绍
此摊位由赵庆书夫妇与两名员工共同经营,分工明确,包括削土豆、切配、烹制、收款打包等多个环节。在高峰期,他们可同时操作六个铁板,确保出餐效率。从经营成本来看,每日食材成本大约2000元(消耗500斤土豆、250斤豆腐)。两名员工的月薪合计约18000元,而摊位年租金高达34万元,日均摊约930元。在扣除这些成本后,当日净利润约为5000元。
三、回应网友质疑与背景
对于网友关于出餐速度的质疑,当事人强调其多人协作与标准化操作流程,否认了“单分钟出两份餐”的机械推算逻辑。关于税务问题,当事人虽未直接回应网友的查税呼吁,但通过公开成本结构说明了利润合理性。当事人还表示直播报道并非夸大营业额的营销手段,而是日常经营的真实记录。该的起源可追溯到2023年央视对义乌青口夜市摆摊案例的报道,赵庆书夫妇因“豆腐西施土豆郎”的称号而走红,随后关于其高营业额的争议持续发酵。这是一次关于小本生意经营模式和利润真相的深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夜市经济和小微创业的广泛关注。
四、的社会影响与讨论
此次不仅仅是对赵庆书夫妇个人营业额的争议,更是对夜市经济和小微创业的一次广泛讨论。许多网友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对小本生意经营艰辛的理解和对创业者的支持。也有声音呼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和关注,包括政策扶持、税务优惠等举措。也引发了关于直播业态真实性的讨论,提醒公众在关注网络热点时保持理性思考。希望通过这次,社会各界能更加关注小微创业者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