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7个坏习惯伤肠胃,你中招了吗?
消化道,这条看似简单的食物通道,实则隐藏着复杂而脆弱的秘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肠胃疾病如影随形,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更有众多消化道肿瘤潜伏其中。专家揭示,我们的肠胃正在遭受七大恶习的侵袭。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暴饮暴食成为许多人的常态。美食当前,许多人无法抵挡诱惑,饮食过量。这却给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过量的食物使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胃胀不适,甚至引发急性胃扩张、急性炎,严重者可能罹患癌。这些恶性事件不仅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就连成功人士也难以幸免,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等名人皆因此病离世。
要改掉这一恶习,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吃饭时细嚼慢咽,体会饱的感觉,七八分饱时放下筷子。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饥不择食”。心情低落时,让注意力分散10分钟,避免“情感性进食”。
现代生活节奏快速,吃饭常常匆匆了事。如果进食过快、食物未煮烂或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发胃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为了确保健康,建议正餐时间至少20分钟,每口饭尽量嚼烂嚼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要放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
除了进食方式,我们的饮食结构也存在问题。膳食纤维的摄入不足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问题。充足的膳食纤维能预防便秘,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近年来,人们开始注重粗粮的摄入,但并非只有口感粗糙的食物才含有膳食纤维。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燕麦等也是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
压力和焦虑情绪对胃肠道的影响不容忽视。胃肠道被视为最大的“情绪器官”,压力过大或不良情绪会导致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等症状。保持心理健康,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至关重要。若胃肠不适较重,可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
生命在于运动。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食欲减退、胃动力不足,易诱发胃肠道炎症和肿瘤。选择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如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等,每周锻炼3-4次,有助于保持胃肠道健康。
滥用药物是另一大隐患。生活中,有些人乱吃止痛药、消炎药,这些药物中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会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生病时,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咨询医生,遵医嘱服用药物。
多人共餐的饮食习惯也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饭前便后洗手,聚会用餐时实行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我们的肠胃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改掉恶习、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远离胃肠道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