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健康惠民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国家卫健

生活知识 2025-04-29 17:19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标题:健康惠民,一公里内的医疗变革国家卫健委发布会解读医疗机构能力建设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会聚焦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情况,呈现了一幅健康惠民、落地至“一公里”内的医疗变革图景。

随着医联体的不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逐渐下沉,基层医疗机构为慢性病患者开具长期处方,减少患者奔波。智慧健康建设的深化,更是让一部手机实现挂号缴费和报告查询等功能,这些举措有力地提升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

一、改善医疗服务,缓解群众就医难题

针对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看病就医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多措并举,着力改善医疗服务。包括推广预约诊疗、多学科诊疗、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和智慧医院建设。目前,全国超过一半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针对诊断难和手术难的问题,多家医院提供了多学科诊疗和日间手术的服务模式。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也已实施全门诊、全时段、全号源预约诊疗管理,将医技检查项目网上全预约,有效缓解了门诊“三长一短”等问题。

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为了将健康惠民落实到“一公里”,各地卫生健康系统努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群众能够就近享有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泛成立医联体,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等举措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已向区域医疗中心派出专家,开展联合门诊、手术会诊等工作。各地公立医疗机构被纳入医联体,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8%,县级医院的手术比例和可治疗病种数量也在不断提高。

三、“指挥棒”更科学精准

建立符合医院实际、发展重点的管理制度,让办院方向的“指挥棒”更加科学精准,让医院管理的“绣花针”更加精准。发布会上,各地医院还介绍了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方面的举措。例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把健康科普作为体现医院公益性的抓手之一,启用互联网医院门诊,远程指导患者用药、康复、健康管理,并设立健康教育经费,把科普纳入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公立医院将坚持公益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特色医院文化,凝聚为民精神力量,推动公立医院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这些举措无疑将为群众带来更高质量、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让健康惠民真正落实到“一公里”。

今天的发布会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医疗机构在加强能力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果和努力。从改善医疗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建立科学的医院管理制度,都在为实现健康惠民的目标不断努力。我们期待着这一目标的实现,期待着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上一篇:平衡血糖就靠它 自制白菜起司肉卷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