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四类药品不再登记
自2022年12月起,中国多个地区开始调整对零售药店的“四类药品”(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的购买政策。这一调整标志着市民在购买相关药品时,将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
一、政策调整内容简述
新政策取消了购买“四类药品”的实名登记要求。这意味着市民无论是通过线上平台还是线下药店购买这些药品,都不再需要提供个人信息。购药流程也得到了简化。线下购药只需佩戴口罩、测体温、扫场所码并出示健康码绿码;线上购药则取消了疫情药品信息登记环节,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四类药品”也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各地区执行时间与政策要点
各地区执行新政策的时间有所不同,但都在逐步推广实施。例如,河北省从12月1日起,线上线下药店均取消了登记制度,无需再上传个人资料。北京市则从12月5日开始,线上平台(如美团、饿了么)和实体药店同步执行新政策,药店也恢复了网络销售。重庆市则更进一步,取消了实名登记和核酸查验,允许24小时营业的药店全天候售药。
三、配套措施
为了确保新政策的顺利实施,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线上平台联合药房加大备货量,确保药品供应充足。部分药品还支持1-3天的快递送达,以满足市民的购药需求。为了拓展购药渠道,鼓励自动售药机和24小时药店提供非处方药,方便市民随时购买。药监部门也加强了对非法购药、销售假劣药品等行为的监督检查,保障市民的用药安全。
四、专家温馨提示
据专家表示,目前药品储备充足,市民无需盲目囤药。在自主用药时,也需要谨慎,避免盲目使用或重复使用同类药物。
这一政策的调整,无疑为市民购买药品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各地不断调整政策,以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这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