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边疆百姓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医生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一直以来,我怀揣着对这份职业的无限憧憬和热爱,渴望能够成为一名医生,投身于神圣的医务工作中。
2014年,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有幸通过皮山县引进人才计划来到了边疆。在大家的关心与帮助下,我迅速投入到诊疗工作中。多年来,我亲眼见证了边疆医疗卫生事业条件的巨大变革。
皮山县人民医院自1956年成立以来,在自治区和安徽省的对口援建下,于2018年喜迁新院区。如今,医院的软件和硬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如此,自治区人民医院、安徽援疆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三支医疗队给予我们大力扶持,通过签订“师带徒协议”以及专家先进技术的引领,我们先后开展了200余例新技术、新业务,填补了医院乃至整个和田地区的空白。
如今,我院拥有核磁、CT等大型医疗设备和远程医疗系统,年门诊量高达20万人次,出院患者达4万人次,年手术例数更是多达6000余例。通过三级联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模式,我们成功地减少了患者的外地就医需求,让老百姓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条件。这一目标的实现,也让我们成功地实现了“90%病人住院不出县”的目标。曾经需要转院治疗的诸多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占位以及尿毒症透析等,现在在我们医院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回忆起刚工作时的一个夜晚,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时院里条件有限,一位肺结核大咯血的病人突然病情加重,意识模糊、血压持续下降。病人的儿女焦急万分,泪如雨下。我们迅速响应,检查患者情况,开通多通道补液,并寻求二线医师的帮助。经过几个小时的生死抢救,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家属拉着我的手说“谢谢”的那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一刻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医生这一职业的初心和使命。此后,我更加努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皮山县位于和田地区较为偏远的区域。近年来,随着在线诊疗系统的建设和完善,皮山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实现了县、乡、村三级信息互联互通。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新疆各大医疗机构不断加大对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推广。“互联网+医疗”模式的运用全方位打通了医疗健康体系的各大“堵点”,打破了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不均衡现象,让各地的民众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这一切的变革都彰显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健康福祉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