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手术需注意的8点
剖腹产的全方位流程与注意事项
在面对分娩这一重要时刻,有些母体因素和胎儿因素可能需要选择剖腹产。母体方面,骨盆狭窄阻碍产道、有剖腹产史、产前出血等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妊高症或心脏病以及生殖道感染等情况,都可能使得自然分娩变得困难。胎儿方面,胎位不正、胎儿过大、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多胞胎怀孕等,也都需要医生考虑剖腹产。
在手术前,一系列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孕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础体征,以及既往病史和当前的体检结果。血型、肝功能、HIV病毒、丙肝、梅毒等项目的检查,都是为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住院的时间由医生根据胎儿的情况来决定。手术前一天住院是为了接受全面的术前准备。手术前一晚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午夜后不再进食,以保证肠道的清洁,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术前会再次检测生命体征,听胎心,确认身上没有饰品,备皮、取血、插尿管等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送入手术室。
手术开始阶段,医生会在下腹壁下垂的皱褶处做一个15~20cm的横切口。第二个切口会在子宫下段,以减少对子宫体的损害,降低再妊娠的风险。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纵切口。打开羊膜后,胎儿和胎盘就可以顺利取出了。有时,医生可能会为了帮助孩子娩出而用手掌压迫宫底。
新生儿出生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初步处理。包括擦干身体、吸出口鼻中的黏液等。儿科医生还会进行APGAR评分,评估其生存能力。完成量体重、身长、头围等程序后,就可以将新生儿交给他的父母了。
手术结束后,产妇会经历子宫和皮肤的逐层缝合。伤口处的皮肤对合后采用包埋缝合技术,使用的缝线人体可以吸收。如果不是瘢痕体质的话,以后的伤疤就像皮肤的一道皱褶。
术后恢复期间,产妇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比如采取侧卧位以减轻对切口的震动和牵拉痛。术后大约3、4个小时后知觉就会恢复,可以练习翻身、坐起等活动。术后6小时内应禁食,之后逐步增加食量。术后5、6天可以出院,但需要注意阴道出血量可能会比自然产多1~3倍,如有不适要及时通知医生。
对于选择无痛分娩的孕妇来说,硬膜外下的生产过程可能会更加舒适。相较于剖腹产,无痛分娩使用的药量要小得多。在子宫口打开3cm时注入剂后,孕妇除了会感到痛觉外,其他感觉仍然存在,甚至可以走动。分娩后一两个小时感觉就会恢复,可以正常活动,并在2~4天内出院。
在选择剖腹产时,了解其优点与缺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同样重要。这样可以帮助产妇做出最佳的决策,并在术后更好地恢复身体。